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
- 分类:资讯
- 来源: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 发布时间:2023-06-05 18:3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日,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称号,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颁发了证书和牌匾。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1943年1月初到1945年9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黄花塘,在这里驻留了两年零八个月,是新四军军部在一个驻地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新四军军部驻黄花塘期间,重点开展了“三大运动”,即领导并开展整风学习运动,发动组织大生产运动,大力开展军政训练运动。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军部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百家红色景区,以弘扬新四军红色文化为己任,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百块万人次,获得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
【概要描述】近日,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称号,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颁发了证书和牌匾。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1943年1月初到1945年9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黄花塘,在这里驻留了两年零八个月,是新四军军部在一个驻地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新四军军部驻黄花塘期间,重点开展了“三大运动”,即领导并开展整风学习运动,发动组织大生产运动,大力开展军政训练运动。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军部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百家红色景区,以弘扬新四军红色文化为己任,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百块万人次,获得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 分类:资讯
- 来源: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
- 发布时间:2023-06-05 18:30
- 访问量:
近日,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获评“红色金融教育基地”称号,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为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颁发了证书和牌匾。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黄花塘镇黄花塘村。1943年1月初到1945年9月,新四军军部暨中共中央华中局移驻黄花塘,在这里驻留了两年零八个月,是新四军军部在一个驻地驻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新四军军部驻黄花塘期间,重点开展了“三大运动”,即领导并开展整风学习运动,发动组织大生产运动,大力开展军政训练运动。在全国抗日战争由相持阶段转入反攻的关键阶段,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军部运筹帷幄,指挥抗日,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进攻,在苏、皖、浙、鄂、豫五省开辟了八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日军统治的心脏地区插上了一把尖刀,使华中地区成为对敌斗争的主战场。新四军和八路军一起,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百家红色景区,以弘扬新四军红色文化为己任,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数百万人次,获得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内,收藏有淮南银行、华中银行、北海银行等银行发行的钱币。抗战时期,新四军二师在淮河以南津浦路东西两侧,包括安徽、江苏的部分地区,建立了淮南抗日根据地,淮南抗日根据地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印刷和发行了淮南币。1942年2月,淮南银行在盱眙县葛家巷(今属安徽天长)成立,发行淮南币通行于淮南地区各县。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在讲解和教学过程中,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特色教学,与农行、民生银行、农商行等银行单位团体建立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受到淮安市农行、沭阳农商行、民生银行淮安分行等单位的一致好评。
(编辑:苗爽;责任编辑:谷佩阳;栏目负责人:施融)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