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新时代银行保险文化融合问题研究——农银人寿企业文化的构建与思考

  • 分类:金融文化
  • 来源: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 发布时间:2022-09-27 15:2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伴随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保险资本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混业在中国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潮流。据统计,2016年保险机构对银行的股权收购达6起,而各大银行进军保险市场也成为市场焦点,银行系保险企业达到11家,成为保险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新时代银行保险文化融合问题研究——农银人寿企业文化的构建与思考

【概要描述】伴随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保险资本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混业在中国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潮流。据统计,2016年保险机构对银行的股权收购达6起,而各大银行进军保险市场也成为市场焦点,银行系保险企业达到11家,成为保险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 分类:金融文化
  • 来源: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课题组
  • 发布时间:2022-09-27 15:20
  • 访问量:
详情

   伴随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保险资本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混业在中国开始成为新的发展潮流。据统计,2016年保险机构对银行的股权收购达6起,而各大银行进军保险市场也成为市场焦点,银行系保险企业达到11家,成为保险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银行与保险的混业经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对行业和银行保险机构来说,文化融合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关口。然而,两大行业的固有差异也给跨界融合带来诸多冲击,这种差异在文化融合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围绕这一问题,很多企业开展了有效实践。作为银行系寿险公司,农银人寿面临同样的课题,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企业文化体系。作为银行保险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案例,探究其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或者能够为新时代银行保险文化融合提供一些思路和可供借鉴的做法。

 

  一、银行保险文化融合的核心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极其重大的里程碑意义。我们研究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探索新时代银行保险文化融合问题时,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动银行保险文化融合的行动指南。

 

  第一部分:银行保险文化融合的目标是推动企业战略的实现

 

  2013年1月,农银人寿更名挂牌成立,成为一家国有控股的银行系寿险公司。随之而来的,便是公司原有保险企业文化与股东银行文化融合及建设符合公司战略的企业文化问题。农银人寿在充分研究银行保险文化共有优势及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推动实现公司战略为目标,积极融合银行和保险文化,逐步形成具有农银人寿特色企业文化体系的思路,并认真付诸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做法和经验。

 

  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推动文化融合

 

  农银人寿企业性质由原来的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控股企业,国有银行控股成为公司核心属性。同时,企业定位、战略选择、管理模式等发生转变,除追求自身利润外,融入农业银行综合化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员工构成的多样性带来了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经营管理效率与风险管理要求间的平衡需要重新定位。

 

  面对一系列的新变化,农银人寿结合保险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通过自上而下、先建后破的过程不断推进自身企业文化建设。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农银人寿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员队伍修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自上而下的党建线上学习体系;公司党委书记带头抓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两优一先”评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确立与母行相一致的价值理念。

 

  被誉为企业文化理论开拓者的特伦斯·迪尔认为,企业价值观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理念和信仰,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自2013年挂牌成立起,农银人寿在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基础上,确立了与母行“诚信立业 稳健行远”相一致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并以此为着力点,有意识地推进文化建设。建立公司视觉识别体系系统,公司LOGO等形象标识与母行完全相同,充分体现公司与农业银行文化的传承关系。

 

  (三)做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文化融合的保障。

 

  农银人寿结合自身特色逐步推进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宣贯和落地,并以党建工作、群团工作以及企业文化活动等为抓手,切实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1.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及落地工作。

 

  2015年底,农银人寿在全系统300多家分支机构及总公司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大讨论,共收到10000多份关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释义和建议稿,经过上至公司领导层下至一线营销人员的大讨论,集结着全公司智慧的“农银人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释义”问世。2016年3月,公司制作完成《农银人寿企业文化手册》,并发放至每一位员工手中。同时,在所有分公司推行文化上墙项目,充分展示公司核心价值理念。

 

  2.组织各类丰富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

 

  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农银人寿充分利用报刊、OA内网、微信等内部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并通过学习参观、集中讨论、举办讲座等形式开展员工思想教育。积极树立员工榜样和典型,组织开展学习先进典型的实践活动,在员工心中建立忠诚、贡献、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开展助学支教、助推脱贫活动,充分展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员工心中深植职业担当意识。为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农银人寿除组织职工趣味运动会、健步走等集体活动外,还积极开展员工慰问等“温暖行动”,体现公司人文关怀,构建温暖和谐的企业氛围。

 

  3.推动企业文化与业务经营紧密相融。

 

  农银人寿挂牌以来,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全面融入农银人寿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在经营战略上,农银人寿按照“集团合成 做高回报”要求,推动转型升级,提高业务内含价值,提升经营效益;在公司管理层面,农银人寿坚持强化合规理念,加大审计力度,打造风控一体化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在服务客户方面,农银人寿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诚实守信的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建设行政与技术序列晋升双通道机制,鼓励员工积极进步,体现企业“以德为本 尚贤用能”的人才观。

 

  二、形成“一个体系、三个深入”文化融合新局面

 

  农银人寿银行保险文化有效融合促进了企业文化体系的完善,合规、担当、共赢文化深入人心,推动了企业稳健快速发展。

 

  (一)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的企业文化体系。

 

  农银人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在党建工作的指引下开展,并构建了以党建为引领的企业文化体系。挂牌五年来,农银人寿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共成立各级党组织99个,党员人数增加了2倍以上,22家分公司实现了党群团组织全覆盖,党建引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有了组织保障。在公司党委的带领下,各级机构积极开展各类文化建设活动,推动企业文化理念落地,保障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二)合规文化深入人心。

 

  自农行入股以来,农银人寿以狠抓“双基”管理、扎紧制度笼子为目标,完善公司问责办法和公司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合规意识入脑入心。严格执行责任追究系列制度,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增强依法履职、合规经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筑牢依法经营、合规操作的底线。特别是“偿二代”实施以来,农银人寿创新建立“智慧型风险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搭建risk系统,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监测、控制和化解风险,全面落实“偿二代”监管要求,推进“风控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合规文化、风险意识深入人心。

 

  (三)担当文化深入人心。

 

  中国农业银行承担着服务“三农”的重要历史使命。作为农行的控股子公司,农银人寿同样发扬担当精神,将服务“三农”作为公司的重要使命,积极融入“三农”金融服务战略,推出适应于服务“三农”的保险业务。在扶贫方面,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保险扶贫工作,充分展现新时代保险企业的形象和风采。截至目前,农银人寿已捐赠保险保额上千亿元,积极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

 

  (四)共赢文化深入人心。

 

  在中国农业银行党委“集团合成 做高回报”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农银人寿和农行的相关业务往来越来越紧密,进一步促进了文化深度融合。例如,农行和农银人寿共同开展 “千家网点营销能力提升项目”,在2000多家农行网点推动实施,通过建立一套金融服务营销体系,满足客户一站式综合化金融服务需求,打通了保险与银行两个行业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的合作成为彼此身份认同的有效纽带,为银行、保险的深入文化融合创造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实现了银行与保险的互利共赢。

 

  第二部分:银行保险文化融合的发展与应对策略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作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发挥作用的文化可能会变成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也在发展。

 

  一、文化变革的必然性

 

  当前,金融监管政策趋严,保险业深化转型,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转型和改革。支付脱媒化、交易线上化、业态多元化趋势明显,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渠道、手段和方式面临巨大冲击。因此,对于银行保险文化而言,在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必然产生环境改变所带来的文化不适应。只有通过变革,才能适应企业发展。

 

  作为银行系保险公司,农银人寿始终保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及时跟进银行股东的改革发展步伐,及时适应外部经济金融发展新趋势和监管新要求,并适时作出调整应对。

 

  二、农银人寿企业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无论是被动变革还是自觉地变革,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这也是银保文化深入融合所需要面对的。农银人寿提出,未来要按照“银行系一流、国内一流、国际一流”宏伟发展目标,全面建设与农银人寿战略定位和市场地位相匹配的企业文化,积极践行与母行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理念,彰显文化自信,切实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紧围绕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理论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农行集团战略发展要求,借鉴金融保险企业先进文化管理经验,完善契合自身实际的农银人寿企业文化,坚持正确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精髓,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为“建设一家持续创新、品牌领先、有市场影响力的银行系寿险公司”,提供强有力的价值引领、文化凝聚和精神推动。

 

  (二)构建更为和谐的员工关系。

 

  在银行保险文化融合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身份认同,倡导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开放性,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作用。要通过跨部门沟通培训、集体活动等,积极打破部门壁垒、条线隔阂,进一步锻造员工之间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熔铸为农银事业共同奋斗的精神和力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员工思想教育。

 

  一盘散沙难成大业,紧握的拳头才更有力量。企业文化的力量更多体现在行为的一致性和企业凝聚力上。要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除了统一的目标和使命,还需要提炼企业精神与员工品质。发挥榜样带动力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为体系。在思想上统一认识,进一步构建相同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例如,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农行担当精神,培养员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提倡主动解决问题,能够担当、敢于担当,并自主创造绩效。

 

  (四)打造更为高效的创新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农银人寿在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成绩,将来要进一步促使员工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工作,并将高度的创造性思考和工作融合起来,让员工在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保有积极性,使创新力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动力。

 

  (五)执行更为严格的规范与制度。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部制度和流程规范,同时,强化更加有效地执行和落实。以制度为抓手,以规范为目标,将农银人寿执行文化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促使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贯穿于公司改革发展和业务经营的每个领域,渗透到市场经营和客户服务的每个环节,让企业文化真正发挥核心作用。

 

  (六)打造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体系。

 

  “成于中,形于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在于通过自身不断地变革来适应企业发展。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农银人寿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决定了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发展。必须始终发挥农银人寿企业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不断深植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保持文化与企业的适应性,并使其成为农银人寿企业员工“无意识”的行为选择和习惯,让企业文化保持恒久的生命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小结】就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金融监管形势而言,银行与保险文化融合成为一种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金融业发展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健全监管体系、守住风险底线等重要要求。银行与保险文化的相互借鉴和有机融合有利于实现这一要求。从农银人寿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来看,文化融合得好会产生强大的正向推动力,反之则不然。因此,在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加快银行保险文化深层融合。

 

(编辑:蒋泽然;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