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苏州未落户“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现状、瓶颈及政策建议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作者:苏州银保监分局新市民金融服务调研组
  • 发布时间:2022-09-06 15: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苏州是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苏州常住人口1274.83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566.53万人,占比44.44%。为更好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苏州银保监分局以覆盖面最广的非苏州户籍“新市民”为对象开展专题调研,摸排辖内40家中资商业银行、88家保险公司新市民金融服务情况,并向7582名尚未落户新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发现,新市民金融服务还面临画像难、资信弱、政策少、风控难等瓶颈,并针对性提出七方面思考和建议。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苏州未落户“新市民”金融服务的现状、瓶颈及政策建议

【概要描述】苏州是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苏州常住人口1274.83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566.53万人,占比44.44%。为更好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苏州银保监分局以覆盖面最广的非苏州户籍“新市民”为对象开展专题调研,摸排辖内40家中资商业银行、88家保险公司新市民金融服务情况,并向7582名尚未落户新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发现,新市民金融服务还面临画像难、资信弱、政策少、风控难等瓶颈,并针对性提出七方面思考和建议。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作者:苏州银保监分局新市民金融服务调研组
  • 发布时间:2022-09-06 15:52
  • 访问量:
详情

  苏州是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苏州常住人口1274.83万人,其中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566.53万人,占比44.44%。为更好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获得感,苏州银保监分局以覆盖面最广的非苏州户籍“新市民”为对象开展专题调研,摸排辖内40家中资商业银行、88家保险公司新市民金融服务情况,并向7582名尚未落户新市民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发现,新市民金融服务还面临画像难、资信弱、政策少、风控难等瓶颈,并针对性提出七方面思考和建议。

 

  一、苏州新市民基本情况及主要金融需求

 

  (一)以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和个体经商为主,已获金融服务总体较为基础,不同职业间存在差异。受访新市民中,工作性质为受雇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小商贩)的比例分别为55.72%、20.11%、18.49%,与苏州未落户新市民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和个体经商的比例基本相当。调查问卷显示,除开户、转账、汇款等基础金融服务(59.41%)和信用卡服务(42.54%)外,新市民获得银行理财、贷款、保险等金融服务的比例均未达30%。不同职业新市民所获金融服务存在差异,如个体工商户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为32.19%,高于受访人员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而灵活就业人员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仅为15.36%;受雇人员获得保险服务的比例32.7%,高于受访人员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

 

  (流动性大、在苏定居落户意愿总体不强,住房保障仍是最迫切最基础的需求苏州未落户新市民中,在居住时间3年以内的占比约八成,其中1年以内的占比约46%;连续居住时间在5年以上的仅占约9%。调查问卷显示,新市民在苏长期定居和养老的意愿不强,近七成受访人员表示未来三年无在苏购房计划,约六成受访人员表示不打算在苏养老。从家庭支出比例看,56.2%受访人员表示主要用于房租或房贷,其中已在苏购房的新市民按揭贷款月供额占家庭支出比例约50%-70%。但调研发现,新市民住房公积金缴纳水平普遍偏低,对住房支出压力的分担十分有限,超50.74%)未缴纳公积金,缴纳公积金的人群一半(45.97%)月缴存额1000以下。相较于其他金融需求,新市民对于“降低按揭贷款利息、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减轻房贷偿还压力”的需求最为强烈。

 

  (三)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等融资占比较高,银行信贷服务对新市民群体仍有较大渗透空间。调查问卷显示,新市民面临资金紧张时,更倾向于选择向亲朋好友借款(62.1%),部分选择网络借贷或社会资金中介(14.1%),优先选择向银行贷款的占比不足四成(38.13%)。从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建筑装修、快递外卖、家政保姆保洁从业者在资金紧张时优先选择向银行贷款的比率更低。快递外卖行业和网约车司机通过网络平台借贷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6.74%和18.64%,通过社会资金中介融资的比例也高于其他群体,主要原因在于此类行业多为灵活就业人员,网络平台、社会资金中介等相对于银行信贷审核要求更低,更容易基于客户行为数据推出针对性小额信贷产品。

 

  (四)收入水平及未来预期整体偏乐观但保障水平偏低,部分人群开始有购买保险的需求。受访新市民年收入为5万元以下、5-10万元10-15万元及15万元以上的分别19.43%、33.93%、20.01%26.63%,与2020年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11.29万元)相当,77.78%受访人员预期未来收入基本持平或稳定上升。新市民家庭支出主要用于房租或房贷(56.09%)、生活消费(54.49%)和子女教育(39.26%),其中5.67%的受访人员家庭支出主要用于医疗费用。52.47%的受访人员在苏州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但仍有11.65%的受访人员在苏州或者老家均未购买任何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医保,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的风险仍然较大。在医疗保障方面,49.79%的受访人员希望获得更加优惠的健康保险产品,40%的受访人员希望由单位帮助购买灵活、实惠、便利的健康、养老、意外等保险产品。

 

  ()自身成才方面的教育需求大于子女教育,需要金融更深层次参与配套资源建设受访新市民中48.18%举家在苏工作和生活,26.9%为单身人群,16.67%为本人在苏州但配偶或子女在异地。教育需求主要集中于自身职业规划和成长,69.43%希望获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40.89%希望提供获取学历、学位方面的支持;其次为子女教育,主要包括学龄前儿童教育(24.2%)、婴幼儿照护(15.81%)以及提供助学贷款(9.99%)。11.93%的受访人员表示有子女但未在苏州接受教育,主要原因为达不到本地入学积分要求、教育费用过高、外来人口学位供应不足等。银行保险机构在教育方面给予的金融支持较为薄弱,大多局限于提供平台缴费、校园卡充值、助学贷款、学平险等基础性金融服务,在新市民需求最为强烈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鲜有支持。

 

  ()学历水平总体不高、金融知识储备较为薄弱,激发新市民群体金融需求需加大金融知识普及推广力度苏州市未落户新市民群体主要以初中、高中学历为主,占比约六成,较户籍常住人口比例高出约20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约两成,较户籍常住人口比例低约8个百分点,新市民群体学历水平普遍低于户籍常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比显著较高的原因为普查数据包含大量学龄儿童,而外来人口主要以适龄劳动人口为主。受访新市民中金融知识获取渠道为主动学习的占比不足两成主要渠道为媒体传播和银行保险等工作人员推广,22.59%的受访人员表示金融知识并不了解

 

  (七)主要流入地区为省内其他地市、河南及安徽,跨区域金融服务及其他公共服务便利化、同城化需求较为强烈。苏州未落户新市民中,户口登记地为江苏省内其他地市的占比约三成;户口登记地为河南、安徽的占比均约两成;户口登记地为其他省市的占比均在4%以下。调研发现,新市民在优化账户开立、异地存取转账等基础金融服务,公积金跨区域查询、缴纳、提取和使用等住房金融服务,以及社保、医保跨区域结算等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需求较为强烈。30.38%的受访人员希望优化账户开立、工资发放等,提高跨区域金融服务便利性;59.37%的受访人员反映当前医疗保障方面的主要问题是跨地域医保报销手续繁琐、限制多、报销比例低;56.59%的受访人员希望金融机构在两地医疗、社保、公积金同城化服务方面提供帮助。

 

  二、苏州新市民金融服务的探索和实践

 

  (一)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建立新市民就业创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但与深圳杭州等地区相比政策发力空间仍然较大2017年,由财政、人社部门主导,多家机构参与的苏州市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推出“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社会保险补贴”项目,服务对象包括在苏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3年的外地户籍人员、在苏创业吸纳5人以上就业的外地户籍人员等新市民群体,每人最多可申请3次、单次10-50万元信用贷款。目前,已有12家银行参与,解决融资需求5749项,融资金额超10亿元,实际融资成本2.2%左右。但相较于深圳、杭州等地创业担保贷款的政府代偿力度、贴息力度及贷款额度,苏州新市民创业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仍有一定的改进空间。例如,深圳创业担保贷款单户最高可申请500万元信用贷款;杭州的创业担保基金,对10万元以下不良贷款全额代偿10万元以上代偿80%。

 

  (二)银行加大资源倾斜,从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融资和管理、提供针对性信贷优惠政策等多维度助力新市民住房安居。一是主动对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购置、运营管理等不同阶段融资需求,提供中长期贷款和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增加租赁住房供给。例如,某银行已为3个租赁项目授信15.95亿元,用于装修改造面积不超70平方米的小户型公寓,主要服务有住房困难的新市民群体。二是部分银行积极开发租赁市场金融服务平台,创新自营住房租赁业务,促进住房金融服务便利化。例如,某银行自主研发的平台已入驻租赁企业和中介机构180余个,并在“就在苏州”“苏周到”APP等提供租赁服务入口,实现新市民积分落户、住房租赁数据与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直连。三是在购房租房、购置家电等方面推出针对性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例如,某银行给予新市民购房置业、消费贷款低于市场执行利率2个BP的利率优惠,首套房贷款最低执行LPR利率,适当减免申请材料,加快审批放款速度。

 

  (三)保险服务逐步拓展延伸政策性与商业性衔接,为新市民的健康养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风险保障。一是保健康。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苏惠保”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均覆盖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新市民。2021年,苏州大病保险覆盖未落户新市民超200万人,赔付超亿元。二是保意外2013年,张家港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市民意外保险项目,由政府出资为办理居住证满一年、年龄16-60周岁的新市民投保,包含意外身故、残疾、烧伤、医疗、丧葬补贴等多重保障,保额最高可达25万元。目前,该模式已在常熟等地复制推广。三是保养老。2022年初,部分保险机构在苏州试点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保费100元起,可灵活选取月缴或年缴,也可不定期追加保费,提供稳健型或进取型投资组合账户,采取“保底+浮动”收益模式,更好满足新市民群体差异化养老需求。

 

  ()基础性金融服务全方位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便利性和可得性持续提升。一是持续完善银行卡及保险理赔等基础服务。多家银行为新市民群体开立乡村振兴卡、专属工匠卡、农民工筑福卡等专属卡种,并减免开卡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费用。保险机构利用微信、客户端等提供便捷的电子化投保、理赔服务,提高异地业务办理便捷度,做好保险全国通赔通付。二是科技赋能优化农民工工资支付、异地就医结算等服务多家银行配合住建部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积极为打造“智慧工地”等硬件设施提供金融支持;将医保电子凭证嵌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实现参保身份认证、诊间结算、异地就直接结算等功能的线上化、便利化。例如,某银行升级“苏医慧”自助系统,在34家医院设置328台自助设备支持异地就医自助刷卡结算三是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2022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分局联合支付宝以“跟苏小金学银保知识”为主题开展专场答题活动,共计87.67万名消费者共参与竞答201.3万次,覆盖大量新市民群体。

 

  三、面临的困难和瓶颈

 

  (一)新市民群体流动性大、画像模糊,市场化条件金融机构将其作为目标客群的意愿不强。新市民的高流动性,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的不稳定性,导致银行保险机构难以进行精准画像,将其作为目标客群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调研发现,除个别银行在开专属卡种时客户进行区别外,几乎所有银行保险机构在产品研发和展业过程中均尚未明晰“新市民”概念,系统中也未对“新市民”进行标识。仅在配合此次调研过程中,临时身份证号字段身份证发证机关为非苏州地区作为依据,对新市民客户所涉业务量进行估算。

 

  (二)新市民群体资信水平整体偏,传统风控体系下面临贷前准入和贷后管理两重难题。新市民普遍面临缺乏合格抵质押物、未缴纳社保公积金或连续缴纳期限较短、灵活就业难以开具收入证明等问题,难以达到银行贷款审核条件。加之贷后管理难度大,导致新市民信贷服务面临客户申请意愿不强、客户经理营销动力不足、银行主动服务意识淡薄的困境。例如,多家银行反映农民工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在苏定居时间均较短,而消费贷、个人经营性贷款等资质审核往往以工作单位、年限等作为参考依据,很难符合审核条件。再如,某银行反映,2015-2018年线上信用消费贷业务起步时,对部分在企业就职的新市民群体发放3-5万元小额信用消费贷款,其中约一半以上形成不良,且该部分客户大多已离开苏州,现金清收难度较大,目前仍有469笔、2355万元不良贷款尚未处置。

 

  (三)新市民群体信息分散、历史数据缺失,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缺乏大数据支撑。新市民的就业、医保、社保、公积金等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信息不对称和数据获取难,缺乏历史经验数据的支撑,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开发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头部互联网平台凭借渠道和技术优势,积累了大量新市民用户行为数据和客户资源金融机构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例如,某保险公司反映,由于缺少新市民的健康医疗大数据,难以提供针对性的商业健康险产品和服务。再如,某银行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展联合贷、助贷业务,蚂蚁金服基于大数据库提供客户营销、渠道引流、数据支持等服务,并按实收利息的29.5%收取服务费,导致贷款利率高企,目前此类消费类贷款平均利率高达14.6%。

 

  (四)政府配套扶持政策不健全,银行保险机构主动服务新市民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均不足。多家银行保险机构反映,政府层面尚未出台针对新市民的金融优惠和便利政策,在缺乏政策引导和外部支持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主动服务新市民群体的内生动力不足。例如,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能够有效缓解新市民住房困难,但住房租赁行业天然具有民生属性,利润率低、回报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急需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调研发现,较多银行对于参与住房租赁市场尚存在认识不足、思路不清、尚无清晰的发展规划等问题,在政府相关配套政策和优惠便利措施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很难主动介入并有效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五)新市民法律和风险意识较为薄弱,租借账户、电信诈骗、恶意退保等违法行为的防控难度较大。银行业务方面,在大数据风控贷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生了多起为征信“白户”伪造良好信用记录的贷款诈骗案件,部分金融知识欠缺、法律和风险意识薄弱、征信空白的新市民成为此类违法行为“替罪羊”。保险业务方面,一些不法分子以帮助“全额退保”“修复征信”“全额免息”等名义,怂恿或诱骗保险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恶意退保、恶意投诉事件频发。

 

  (六)新市民“城乡两栖”状态下金融服务“两头难靠”,可得性、便利性成为痛点。“城乡两栖”状态下,新市民原始资产积累与当下行为状态之间两地割裂,而金融机构普遍分区域管理,展业范围、贷后管理权限等受制于区域划分和物理网点分布,难以全面了解两地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流出地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外出务工人员长期在外、流动性强,大多仅逢年过节短暂返乡,难以准确掌握其工作、收入等基本情况,贷后管理难度大,目前仍以账户管理、农户小额贷款、人身保险等相对简单的金融服务为主。对于流入地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对新市民在家乡的资产状况不了解、难评估,导致家乡房产等可抵押物成为“沉睡”资产。同时,新市民在老家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等金融服务过程中,还面临因申请材料复杂、审批流程长、异地公积金还贷等导致的便利性不足、需多趟来回面签,推高了获取当地金融服务的成本。

 

  四、思考和建议

 

  (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资源和政策倾斜,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主动性和精准性。充分认识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重大意义,将新市民金融服务作为重点工作推进,鼓励设置专门服务机构或部门,加大信贷额度、考核激励、尽职免责等资源和政策倾斜力度。逐步完善系统内“新市民”客户标签,建立符合新市民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开发专属授信审批模型和定制化、个性化金融产品。督促农小金融机构坚守市场定位,充分发挥贯通城乡且农村网点较多、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产品服务供给匹配度高以及经营决策灵活等优势,主动对接新市民群体。

 

  (二)加快信息整合和共享机制建设,助力新市民“信用画像”。进一步推动金融政策与财政、住房、就业、社保等政策的有效衔接,打通各区域、各部门掌握的政务数据,探索构建凭客户授权和身份证号即可查询各类基础信息的自然人信用评价体系。探索联动市金融局大数据局、新市民中心等整合新市民大数据信息,允许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使用数据,多维度勾勒新市民信用画像。对于阿里、腾讯等头部互联网平台掌握的新市民用户行为数据,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按照“以我为主,合理使用原则用好数字信用记录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三)探索流入地与流出地协同互补,尽力消除新市民“城乡两栖”状态下的金融服务盲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跨区域合作,搭建线上线下互通平台,建立新市民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城联动机制。推动辖内法人银行借助苏北地区分支机构,探索建立一方为主办行、一方为协办行的“双城联合贷款”模式,共享客户在流入地的就业、收入、社保等信息和在流出地的家庭、房产、人际关系等信息,开展跨区域不动产评估和抵押,盘活新市民在老家的“沉睡”资产。

 

  (推动政府部门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激励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新市民创业就业。推动财政、社保部门强化对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社会保险补贴的政策支持,如提高贷款额度、不良贷款代偿比例、贴息比例或补贴金额等。联合地方政府,梳理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工业园区及企业名单,探索场景化批量授信和团体险产品开发。引导金融机构与各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以行业为切入点,开发适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市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的支持力度,探索学费与就业挂钩的信贷和保险产品。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长租市场发展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住房安居。协助地方政府尽快制定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细则,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工作,明确长租房等公共住房相关规范及标准,激发社会资本进入住房租赁市场的积极性。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住房租赁市场参与主体融资支持力度,丰富针对中小微租赁企业的普惠性质融资产品,以市场化方式向住房租赁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引导保险机构针对租房群体,加大租赁住房保险、意外险等保险方案推广力度,通过提供租房家财保障、家政家居服务等方式,提升新市民居住体验。

 

  (六)聚焦健康意外伤害完善保险保障,着力解决新市民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苏惠保”等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保障作用,升级产品设计,将非本地医保的新市民纳入可参保范围。针对新市民群体灵活就业、新型业态模式下无法缴纳社保、工伤保险等问题,重点围绕快递物流、家政服务、建筑施工等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行业,研发专属保障产品。引导保险公司在设计推广相关产品的过程中,尽量简化条款、价格亲民、快速理赔,提供更多保单转换条款和选择条款等灵活设计。

 

  (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产品服务宣传提升新市民金融意识风险防范能力完善金融消费者纠纷化解机制,推进线上金融纠纷调解平台的建设和应用,维护新市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常态化开展“新市民金融服务”专项宣教活动,通过新媒体、志愿服务队、金融知识顾问等深入新市民集中的社区、园区、工厂、商会等,从理性消费、防范非法集资、防范电信诈骗、注意用卡安全等方面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知识水平和金融反诈能力。(作者单位:中国银保监会苏州监管分局)

 

(栏目负责人:高辰琛)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