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以线上经营模式推动普惠金融稳步发展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
  • 作者:王晴谊
  • 发布时间:2022-09-02 16:1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年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以支持金融弱势群体,解决融资难题。目前银行业整体智能化、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已成为主流趋势,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尤其是推动线上普惠金融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也促进了线上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以线上经营模式推动普惠金融稳步发展

【概要描述】近年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以支持金融弱势群体,解决融资难题。目前银行业整体智能化、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已成为主流趋势,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尤其是推动线上普惠金融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也促进了线上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
  • 作者:王晴谊
  • 发布时间:2022-09-02 16:11
  • 访问量:
详情

  近年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以支持金融弱势群体,解决融资难题。目前银行业整体智能化、数字化、线上化转型已成为主流趋势,为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稳步发展,尤其是推动线上普惠金融稳步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受疫情影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从而也促进了线上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农业银行线上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与推行,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迅速,在互联网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线上支付、线上消费、线上信贷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实现自己的金融需求。尤其是目前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各类金融及非金融机构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并倡导客户使用“非接触”式服务,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来实现线上服务对线下服务的替代。为了应对国家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带来的双重压力,各类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均加大了对线上普惠金融领域的投入,随着我国线上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完善,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

 

  农行目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有房抵e贷、惠农e贷、助业e贷、抵押e贷、链捷贷、网捷贷、微捷贷等产品,以上贷款产品覆盖了小微企业、个体私营业主、个人客户、农户及供应链客户群体,很好地弥补了线下拓展普惠业务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农行普惠金融的发展。农行在优化提升原有线上化产品和流程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线上运营能力。与传统的普惠业务相比,线上普惠业务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客户需求,精简业务流程,进一步节约成本。

 

  二、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普惠金融受众群体对线上业务接受程度不高。

 

  线上普惠金融在提供新的金融服务渠道的同时,对物理网点、传统机具等线下服务渠道造成冲击,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数字排斥”问题。由于普惠金融的受众群体大多是农户及小微企业等,部分受众人群缺乏足够的网络技术知识,长期依赖物理网点,对线上业务接受程度较低,没有能力或不愿意使用线上金融产品,导致推广困难。

 

  (二)线上普惠金融环境下客户处于弱势地位。

 

  在国家大力推进普惠业务的情况下,各类金融、非金融机构加快了线上数字化金融竞争,但是线上普惠金融业务产品多样化、流程个性化的特征明显,相较于金融及非金融机构来说,农户及小微企业主处于弱势地位,资金缺乏、抵押品缺失、信用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都会造成“不敢贷”“不懂贷”问题的出现。

 

  (三)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尚未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完善,风险控制难度大,金融监管有待加强。近几年线上普惠金融飞速发展,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导致现有的金融监管法规与现有的金融框架不一致,相关监管政策落后于线上普惠金融发展速度,监管法规仍不健全。

 

  三、多举措并行推动普惠金融的新发展

 

  (不断完善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

 

  1、积极推进数据直连。虽然数字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但在数据直连和数据应用上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打破不同部门、行业和机构之间的数字直连信息壁垒,构建完善的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金融机构的各级机构都要加强与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采集广度。整合工商、税务、司法、社保、不动产、水电缴纳等信息,采用适当方式引入征信等风控系统,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和风险评估,提高决策审批效率。

 

  2、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数据分析体系,为线上普惠金融客户初步筛选提供信息支持。加快普惠金融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根据不同客户的经营模式、金融需求、信用条件等建立不同的筛选模型,为贷款客户匹配符合其需求的线上产品,并将这些线上产品精准投放至客户端,以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配套更个性化的产品

 

  (二)运用大数据建立差异化信贷政策体系。

 

  1、为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范围,提升营销精准度,强化信息应用仍然是建立普惠金融生态圈最重要的一环。农行制定普惠金融信贷政策指引,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实行差异化分类和行业管控政策。把握数字中国和信用中国建设的契机,强化自身数据能力,充分利用好行内外大数据资源,立足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融资渠道特色化、本地化的特点,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渠道,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为普惠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务。

 

  2、进一步完善信贷机制,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特点,持续完善差异化的政策体系、信贷业务制度和流程,不断优化普惠金融业务管理办法,加大资源倾斜,充分保障对普惠小微客户的支持力度。

 

  (三)加快推进普惠业务由线下向线上转化。

 

  对于逐渐熟悉并接受线上普惠金融模式的客户,可进一步引导客户由传统金融模式向线上金融模式转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O2O信贷模式。把线上的融资需求与线下的银行服务相结合,让互联网作为企业贷款的前台,扩展线下服务的渠道和覆盖面。该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做到线上获客,同时流程及手续较为简便。可以看作是金融业务由线下经营向线上经营转型的过渡。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业主可以通过银行网上平台了解各类信贷业务,并自行提交申请,银行收到申请后进行线下调查,线上放款,为企业办贷提供便利。

 

  近几年,农行开始大力推广针对各类型客户的O2O信贷业务,引导企业及个人进行网上借款、用款和还款申请,免去了办理一次业务需要多次前往银行的不便,节约客户的时间成本。农行目前线上普惠金融产品覆盖了小微企业、个体私营业主、个人客户、农户及供应链客户群体,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与同业相比还略有不足,需要全新模式的产品来丰富产品类型

 

  (四)积极促进线上业务营销新模式。

 

  目前农行线上推广的普惠金融产品趋于成熟和完善,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线上营销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客户需求,为小微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

 

  1、构建线上场景增加客户粘性。网银、手机银行等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银行业务的移动服务平台,正不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这类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力弱,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因此,将普惠金融需求融入到小微企业日常经营场景中,以场景为核心向用户提供金融服务,成为银行提高客户粘性、推进产品精细化管理、降低服务成本的重要一环。

 

  例如,围绕重点产业上下游、特色市场和商圈形成特定场景,确定目标客户,应用清单式管理,实现批量获客。在特定场景里实行差异化特色服务,增加客户的依赖性。

 

  2、抓住“供应链”载体,推进普惠业务。近年来由供应链采购衍生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可以作为发展线上普惠金融的切入点。一是要抓住“供应链”龙头核心企业,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链条上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对链条上的小微企业运用批量化、链条化方式进行营销,以此提升获客能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在区域大型产业供应链采购系统上嵌入银行线上普惠金融系统,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供应链上企业与银行间的融合度和粘性。

 

  3、注重特色“三农”、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农行惠农e贷产品推行以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农行拳头产品惠农e贷推进中,要充分发挥“惠农e贷+”的模式,依据当地农业产业链特色,如特色农产品、特色小镇、家庭农场、农业旅游等推出时令性、特色性惠农e贷。在惠农e贷授信问题上,可以引入担保机制扩大授信额度。

 

  (加强普惠金融政策及产品宣传。

 

  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及农民,他们对金融知识缺乏全面认识,对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缺乏了解,甚至有一些农民认为普惠贷款是政府福利,不用偿还。这也造成部分普惠客户信用意识不强,容易形成贷款违约风险。因此要加大普惠金融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制度及线上普惠金融产品的宣传,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客户的政策和金融知识宣传,要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六)打通数字化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要做好线上线下配合,通过内外部有效结合疏通业务办理通道。一是在有大数据支持情况下,针对一些特定客户群体,实现更精细化管理,制定白名单制度,线下调查,线上审批,对白名单内的客户只需一次准入即可多次办理业务二是全面提升网点普惠金融服务能力,优化网点经营机制,提升网点客户经理服务水平。在农村网点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打造拥有特色惠农业务服务的专业性网点。三是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金融知识缺乏,部分农村客户无法实现线上金融产品的自主操作,对于该部分客户,银行客户经理必要时可以定期驻点、提供上门服务。

 

  四、防范线上普惠金融风险

 

  (一)加强贷前风险识别能力。

 

  目前,从风险识别来看,小微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财务数据缺乏可信度,缺乏抵押物,金融机构大数据分析模糊,对借款主体资格造假、财务状况造假、资产价值高估等问题识别难度较大。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运行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等普惠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普惠群体个人信息获取、征信画像构建、信用风险评价等方面全面创新,进一步优化增信方式、风险分担机制、抵押担保条件、支付结算程序,构建完备的普惠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在目前状况下,要加强贷前风险识别,一是可以对符合标准的客户进行分类,通过白名单管理实现风险控制。二是线上线下配合调查,在线上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尚未成熟的今天,无法完全依赖线上获取的数据对企业进行调查,必须配合线下实地走访等方式,以降低风险。

 

  (二)坚决杜绝重放轻管的问题。

 

  由于线上普惠金融产品主要依托大数据,一定程度上存在对借款人经营收入情况、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融资真实用途掌握不准确的情况,因此对融资后普惠对象的跟踪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些新产品发行初期容易出现追求规模而轻视风控的问题,往往造成违约比率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针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还款来源进行评估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提高贷后风险预警能力。

 

  目前线上风险预警模式基本上是贷款违约后才出现预警,存在预警滞后的情况。随着万物互联、人工智能、虚拟经济的发展,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发展迅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商业模式,经济活动将更多地以平台为中心展开,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经济活动在纯粹的虚拟现实中运行,改变了传统的上下游关系。传统的企业上下游关系基本上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时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只是服务单个企业本身,风险评估也是评估贷款企业本身的风险,不需要过多考虑上下游企业的情况。而在当前环境下,评估企业的风险更要从商圈、产业链或供应链角度进行考量,只要是经济活动,就会有经营风险、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链条上某个企业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就要对整个链条上的大部分企业进行持续关注。因此,需要利用技术工具对这些新的风险进行检测和分析,构建多维度的规则引擎、智能风控系统。(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

 

(栏目负责人:高辰琛)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