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红色金融史62|皖江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事业

  • 分类:金融党建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 发布时间:2022-01-21 17:1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新四军第七师创建的皖江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两侧地区,北临淝河、合肥,南抵九华山、黄山山脉,东至江浦、当涂,西达大别山区,由巢无、和含、皖南和沿江四块基本区域组成。卓有成效的财政经济工作是皖江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红色金融在皖江大地上蓬勃发展。皖江地区扼制安徽境内的长江水域和淮南铁路南段等水陆交通咽喉,钳制芜湖和沿江安庆各口岸,这些地区是侵华日军经济上的命脉,军事上的要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片区域也是华中新四军向西、向南敌后发展和反攻日军的重要前进基地之一,是沟通淮南新四军军部和第二师、第五师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红色金融史62|皖江抗日根据地红色金融事业

【概要描述】新四军第七师创建的皖江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两侧地区,北临淝河、合肥,南抵九华山、黄山山脉,东至江浦、当涂,西达大别山区,由巢无、和含、皖南和沿江四块基本区域组成。卓有成效的财政经济工作是皖江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红色金融在皖江大地上蓬勃发展。皖江地区扼制安徽境内的长江水域和淮南铁路南段等水陆交通咽喉,钳制芜湖和沿江安庆各口岸,这些地区是侵华日军经济上的命脉,军事上的要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片区域也是华中新四军向西、向南敌后发展和反攻日军的重要前进基地之一,是沟通淮南新四军军部和第二师、第五师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分类:金融党建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红色金融史编写组
  • 发布时间:2022-01-21 17:19
  • 访问量:
详情

   新四军第七师创建的皖江抗日根据地位于安徽中部的长江两侧地区,北临淝河、合肥,南抵九华山、黄山山脉,东至江浦、当涂,西达大别山区,由巢无、和含、皖南和沿江四块基本区域组成。卓有成效的财政经济工作是皖江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色,红色金融在皖江大地上蓬勃发展。

 

  一、皖江抗日根据地创建历程

 

  皖江地区扼制安徽境内的长江水域和淮南铁路南段等水陆交通咽喉,钳制芜湖和沿江安庆各口岸,这些地区是侵华日军经济上的命脉,军事上的要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片区域也是华中新四军向西、向南敌后发展和反攻日军的重要前进基地之一,是沟通淮南新四军军部和第二师、第五师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皖中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派李世农到皖中无为地区组建中共皖中工作委员会,组织带动仁人志士、工人农民加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中。此后,专为封豕长蛇的日军,肆其贪叨,径直向华中腹地侵入,皖中地区成为抗日前线。

 

  1938年2月,红军第二十八军和桐柏山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随后奉命东进,迅速在皖中的桐城、舒城、庐江、无为、巢县等地区展开军事行动,抵御侵华日军。

 

  1938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部由皖南抵达无为地区,将庐江、无为地区党组织领导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

 

  1939年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率部北上,在庐江县东汤池宣布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徐海东分任正副指挥。

 

  1940年7月,日军占领无为县城。9月,江北游击纵队(随后改番号为无为抗日游击纵队)返回巢无地区,恢复皖中地区的抗日形势,并相继建立了区级、乡级民主政府,皖中地区初步形成抗日根据地。

 

  皖南抗日根据地

 

  皖南事变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周恩来为殉难者的题词

 

  1940年10月19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禧,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出代电(即“皓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大肆造谣诬蔑坚持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的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朱德等于11月9日复电,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命令和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诬蔑,同时为顾全抗日大局,表示可以将皖南新四军移到长江以北。

 

  1941年1月6日,意料之外、同室操戈的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在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湘指挥的7个师8万多人拦击,虽殊死相搏,但终寡不敌众。

 

  3月,陈毅等联名电令曾希圣,将已突围过江的皖南部队与原先分散在江北的无为抗日游击纵队及几支游击队汇集在一起,组建新四军第七师,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委,成立以曾希圣为书记的第七师军政委员会。七师成立后,曾希圣根据敌强我弱、大敌压境的严峻形势,确定了“隐蔽发展”的战略方针,指挥部队开展游击斗争,粉碎了国民党顽军发动的数次“清剿”。

 

  1942年春,第七师相继开辟铜陵、繁昌地区,含山、和县地区,桐城、怀宁、潜山、望江、太湖、宿松等地区,创建了皖中、皖南游击根据地。又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卓绝斗争,第七师终于在皖江地区站稳脚跟,部队由19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形成了以巢县、无为为中心的皖南抗日根据地。

 

  皖江抗日根据地

 

  1942年4月,为统一领导皖中地区的斗争,中共成立皖鄂赣边区委员会,何伟、曾希圣先后任书记。随后成立皖中行政公署,吕惠生任行署主任,下辖无为、和县、含山、庐江、巢县、桐城、繁昌7个边区县,皖江地区开始有了统一的行政机构。1943年春末,皖中行政公署改为皖江行政公署。1945年3月,皖中抗日根据地改称皖江抗日根据地。第七师展开大反攻,拔掉了无为、巢县、芜湖等地日伪军据点。皖江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胜利时,所辖面积达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

 

  二、皖江行政公署成立大江银行

 

  成立大江银行

 

  1942年,皖中行政公署根据中共中央华中局扩大会议的决定,拟成立大江银行。1942年8月,皖中区党委机关报《大江报》即刊出消息:“正在积极筹备我们自己的银行,定名大江银行”。由于敌伪扫荡和根据地条件的限制,大江银行在1942年并未能如愿成立。

 

  1943年初,皖中行政公署设立皖中总金库。6、7月间,大江银行在皖中总金库的基础上成立,直属皖江行政公署财经处领导,行址初设于团山里附近的大榆村,后迁无为县汤家沟。大江银行设董事长、副董事长、经理、副经理、协理各一人。银行内设有会计科、营业科、统计调查科、发行科、秘书科和金库。后设汤家沟、含(山)和(县)两个分行。

 

  印制大江币

 

  筹建期间,大江银行解决印钞纸和印钞设备两大难题后,于1942年9月发行了第1版大江币。起初大江印钞厂共有八台石印机、二台铅印机和一台胶印机,印钞厂的纸张、印钞材料及技术工人都得到了上海地下党的支持。自1942年到1945年9月,皖江根据地所发行的大江币有7种面额、18种图案、26种版别、39种不同色别,共发行了4500万元。因市场上大江币不足和辅币缺乏,大江银行还发行过代价券,现存的代价券版式和品种有12种。

 

  大江币伍角正面(1944年)

  大江币伍角反面(1944年)

  大江币伍圆正面(1944年)

 

  最初因市场上大江币不足和辅币缺乏,皖江行署财经处和大江银行授权允许商号、合作社、联营社发行辅币券和代价券,发行单位有新四军第七师对外公开的贸易机构,如裕民号、集成号、永大号,以及地方政府组织的合作社如南义合作社、信义合作社、无为联营社、无东联营社,以弥补某些地区的需要。

 

  大江银行开展的业务

 

  大江银行的业务包括发行货币、代理金库、发放贷款。发行货币是大江银行主要任务。皖江抗日根据地绵延于安徽省境内的长江南北两岸,由于交通阻隔、运输不便、敌伪封锁,大江币在发行与流通过程中实行了“分散发行”和“定点发行、定点流通”的策略。分散发行是指同一根据地在内部各行署区各自发行、各区间互不流通,如在大江币上加盖“皖南”字样来表明发行和流通区域。

 

  三、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推动根据地经济发展

 

  大江银行为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巩固、发展和壮大根据地,积极组织各种贷款,发展工农业生产。大江银行的贷款分为日常贷款和专项贷款两大类。日常贷款的重点是农业贷款。农业贷款分为种子贷款、农具贷款、耕牛贷款、垦荒贷款等,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有口粮贷款。在农村夏、秋两季收割之时,为免谷贱伤农,防止奸商压价收购粮食,大江银行还推出了抵押贷款。

 

  大江银行的创办和大江币的发行,也为新四军第七师部队和根据地党政机构的财政经费提供了稳固的保障。大江币发行后,根据地内的部队伙食津贴、党政部门财政收支、市场商品交换开始统一以大江币为计价本位币。新四军部队每月津贴费上下级是一样,每月只发大江币1、2元。到1942年,新四军部队每人每月10元伙食费,每月津贴费分别为2元、1.5元、1元三个等级。

 

  发放商业贷款。大江银行帮助商店、合作社组织货源,凡有铺面的商店都可申领到商业贷款;大江银行对那些能到敌占区采购根据地急需的医药、医疗器械、钢管、炸药、食盐、布匹等重要物资的商人,则随要随贷,贷放金条、法币、中储券以利到敌占区采购,且不收利息;大江银行还发放纺织贷款,帮助工厂、作坊、个人收购棉花,买纺车、织布机,印染土布;发放打铁贷款,帮助铁匠铺购买煤炭、熟铁、废钢等原材料,收购长矛大刀;专项贷款主要有种麦贷款、灾民贷款,抗洪贷款、军属贷款、劳模贷款等。另外,还发放有香烟贷款、肥皂贷款、造纸贷款等。

 

  大江银行采取低息政策鼓励贷款。农业贷款利息为8厘到1分2厘之间,工商贷款利息为1分到1分5厘,灾荒贷款、种子贷款则不收利息。农业贷款通过计划分配,由边区分到县、县分到区、区分到乡,层层发放。特种贷款不仅不收利息,银行还实行损失分担政策。凡商人用特种贷款去敌占区购买规定的28种重要物资运回根据地途中如有损失,银行还将分担其一半折损,以此鼓励商人到敌占区采购急需物资。

 

  发行短期抗日公债。1942年到1944年,大江银行先后三次发放过短期抗日公债。公债有伍元、拾元、伍拾元、一佰元、一仟元等多种面值。为保证信用,公债背面均注明本票面值多少斤水稻、多少斤小麦、多少斤食盐、多少斤棉花、多少匹布匹,公债价值与实物直接挂钩。发行的公债票面由财经处长、副处长签名,持票可向区供销合作总社或指定的乡镇合作社兑换大江币,或从供销合作社购货,但不许在市面上流通。公债持有者到期可以在根据地内兑换点自由兑换实物或大江币,或将实物再折成抗币。

 

  保证根据地水利工程建设。早年,巢湖流域就流传过一个形容黄丝滩江坝险要的民谣:“破了黄丝滩,水淹巢县卧牛山。”从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这里数次因长江发大水而出现决堤溃口,素有“一线单堤、七邑生命”之称,直接关系着沿江七县30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43年7月,皖中行署成立皖中水利委员会,负责统筹根据地的水利建设,行署主任吕惠生兼任水利委员会主任。皖中水利委员会成立后,皖中行署决定实施黄丝滩江堤工程,由大江银行负责筹措资金。1944年5月3日,皖江抗日根据地内最大的水利工程——无为县黄丝滩大堤竣工。这项工程共投入64万元,建设费用主要来自于大江银行的贷款。

 

  1944年5月30日,延安《解放日报》以《华中各地大兴水利,皖中黄丝滩大堤竣工》为题,对此事作了长篇报道,称:通过这项工程,抗日民主政府在皖中人民心目中树立了更崇高的威望。为表彰吕惠生为兴建大堤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皖中区党和人民将新堤命名为“惠生堤”。“惠生堤”至今仍是当地防洪的一道重要屏障。

 

  四、皖江抗日根据地货币斗争

 

  坚决抵制伪币入侵

 

  日伪政权设在南京的伪“中央储备银行”、上海“华兴商业银行”及“三井”“三菱”等洋行发行伪钞,一直排斥国民党中央银行的法币,强制收购皖江地区粮、油、棉、麻及黄金、白银等战略物资。

 

  根据地政权建立初始,就明令禁止一切伪币流通,但根据地内还是杂钞繁多。大江银行成立前,皖江抗日根据地当地流通着根据地内合作社发行的代价券、日伪发行的中储券、国民党发行的法币、以及各种银元、铜钱等。

 

  大江银行成立后,采取严禁使用日伪币中储券的政策,明令禁止流通,坚决予以打击日伪钞。为保护群众财产,皖江抗日根据地严格实行外贸管理,严禁伪币流入。根据地还张贴布告宣传,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将伪币兑换成大江币或向沦陷区购买物资,要求商人进入根据地内必须将伪币兑换成大江币。

 

  逐步摆脱法币影响

 

  对于国民党法币,大江银行采取四步走的方法。开始,允许和利用法币作为流通手段。第二步,当日伪币排斥法币时,大江银行就支持法币,不让日伪阴谋得逞,使伪中储券难以立足。第三步,当法币贬值,影响根据地财政经济发展时,大江银行采取收兑办法,以收进为手段,以排出为目的,先后以l:l、1:2、1:10……比例收兑。最后,限期禁止法币流通。

 

  保持大江币币值稳定

 

  大江币的发行实行统一计划、统一管理、实物保证的办法。统一计划,即发行一批货币,由皖江区党委根据财力、物力集体讨论决定,严禁滥发货币,防止物价飞涨。统一管理,即有计划地流通,规定根据地内一律以大江币为流通手段。大江币是皖江抗日根据地的计价本位币,各单位在预算、决算中一律用大江币作为结算工具,边区内一切商品价格以大江币为结算计价单位,一切货物交换以大江币为媒介。

 

  大江银行的发行和流通严格实行“三防一基金”的原则。三防即防止滥发粗制滥印、防止与伪币及法币混用、防止敌人伪造,一基金即物资储备基金,用粮、油、棉、麻、布五种实物作为准备基金。从1942年12月第三次发行起,大江币的背面注明该币值相当于多少实物,深受根据地群众信赖和欢迎。

 

  开展反假币斗争

 

  为防止敌伪和贪财谋利者制造假币破坏根据地金融,大江银行在刚成立时,皖江区党委就提出了防假币问题,为此,大江银行设计了一些防伪标记,如铜版10元券的图案就隐有“C、K”两个字母。

 

  此外,根据地政府对制假和有意带进假币破坏金融市场者采取从严从重处理的制裁。如在无为县南苏区抓到从敌占区携带大批假大江币到根据地买田和土特产品的敌对分子,行署立即批准判处死刑,就地枪决,并布告周知。在和县南义捉获的伪造钞票分子,政府将其在公审大会上宣判执行枪决,震慑很大。

 

  由于大江银行坚持货币斗争,有效地堵塞和防止了伪币和法币流入根据地,增强了大江币的稳定性。保证了大江币的购买力,提高了大江币的信誉,使大江币牢固地占领根据地市场。

 

  大江银行从组建成立到业务全面展开,都是在华中局皖江区党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其性质是属于人民自己的银行。皖江区党委研究决定银行发行货币、组织贷款、金融斗争等重大工作的方针政策。皖江军区司令员兼第七师代师长谭希林、第七师政委曾希圣对银行成立、人员组成、业务计划、对敌斗争的策略方法、大江币的制版印刷发行等大小事项都亲自过问。

 

  大江银行干部群众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不少干部都能独当一面地担当会计、营业、统计、调查等工作。1944年,华中局、新四军举办的财经干部考核比赛中,大江银行的干部包揽个人前3名。大江银行委托根据地皖江联合中学举办财政金融班,先后培养5个班级250多人。这些人后来成了我军财政金融工作的骨干。大江银行严肃行风行纪,全行上下形成了行风正,纪律严的风气。对于贪污受贿行为,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财务审核工作丝毫也没放松。

 

  大江银行的成立,为保证物资供给、促进商品流通、调剂金融和对敌斗争做出了积极贡献。大江银行发行的货币币值稳定,信誉极高,都有物资作保证,得到了人民群众真诚的拥护。得益于有力的金融措施,皖江抗日根据地物价与敌占区、国统区恰恰相反,非但不涨,且呈下降趋势,1945年6月比1941年1月下降了3.5%。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共签订了“双十停战协议”,为争取实现和平,新四军第七师奉命从皖江地区北撤至苏北淮安。皖江区党委决定:(1)除军需品外,包括粮食在内的其它物资,全数拨交政府公开拍卖,用以回笼大江币。(2)拆迁军工厂、印钞厂等主要设备,外请技工暂回上海待命,生活费用由驻沪大成公司接济。(3)已运出的外销物全部换成法币,存入当地银行备用。大江印钞厂宣告停工,并由行署副主任魏文伯和七师参谋长孙仲德监督,将回笼的大江币分别集中销毁,从而大江银行和大江币完成了自己的光荣历史使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总编著:濮旭)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