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旭: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遵循
- 分类:要论观点
- 来源:《金融博览》2024年第8期
- 发布时间:2024-08-30 18:3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濮旭: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遵循
【概要描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 分类:要论观点
- 来源:《金融博览》2024年第8期
- 发布时间:2024-08-30 18:34
- 访问量: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今年3月,《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其中,第十部分“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强调文化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润物细无声”的指引和影响,力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切实做到诚实守信而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而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而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而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而不胡作非为,以此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脉,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强大支撑。“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重要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的坚持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金融新篇,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国金融文化实践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升华和历史嬗变。因此,我们要全面理解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和重要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战略考量,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金融问题的光辉文献和重要创新成果,是对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一次再动员、再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是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对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丰富内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指南,它揭示了文化的起源、文化的本质、文化的特征和文化的类型,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构建了新型的文化理想,对当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革命实践与革命文化的形成发展始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其蕴含的核心要素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形成发展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内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为塑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中国金融软实力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结合,同时吸收当今世界文明成果的关于金融工作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金融行业文化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金融行业文化的根基和源泉,金融行业文化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不仅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有益于当下金融文化建设和行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蕴藏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处事之道,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金融伦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是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在要求。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改革开放时期,它是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革命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民的大众的文化。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革命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蕴含自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金融工作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总结。革命文化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时代诉求和革命行动,传承和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只有把具有丰富历史底蕴和精神内涵的革命文化基因融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才能使当代金融人的理想信念变得深沉而执着,精神品格变得高尚而坚毅。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深厚支撑。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塑造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广大干部员工自觉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和具体行动中。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为立业根本。银行是经营信用与风险的特殊金融机构。诚信,是经营之本、立业之基。讲诚信是立业之基、兴行之魂、发展之法。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其贯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各方面全过程,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以优质服务践行诚信承诺。以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承担金融知识宣传义务,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等权益,提升消费者金融知识水平和防范识别风险能力。共同维护良好信用环境。开发线上信用类产品体系,在金融服务中增强金融机构的诚信意识,维护以诚信为基础的信用融资环境。建立失信惩戒、守信获益的资源共享机制。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为价值准则。以义取利、义利相兼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观和经营观的重要体现。大力弘扬以义取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平衡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是高度一致的。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好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做到金融为民、利民、惠民、便民,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金融发展成果。
始终肩负服务实体经济使命。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既讲商业运作,更讲普惠金融服务,既追求利润取之有道,更注重服务国计民生,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做好金融服务五篇大文章的同时,聚焦乡村振兴、绿色生态、弱势群体等重点领域。以品牌创建带动公益事业发展。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为管理要义。金融工作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审慎经营,既看当下,更看长远,不贪图短期暴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建立稳健型风险偏好。坚决贯彻党中央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要求,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立并不断完善覆盖所有机构、风险、业务及流程的全面风险管理架构,推进集团风险偏好有效传导和实施。严格落实与经营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措施,鼓励和引导各级机构和员工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
培育资本、风险、收益相平衡的风险文化。牢固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安全就是效益的风险理念,秉承重视风险、正视风险、审视风险、控制风险的风险管理理念。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高度契合的风险文化。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健全更加主动、智能的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提升抵御复杂风险挑战能力,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为内生动力。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金融创新不能脱实向虚,脱离实体经济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会酿成更大的风险和损失。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党的意志和主张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本导向。
持之以恒培育创新文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数字化转型、信贷审批体系改革、运营流程和业务集约改造等一系列改革创新项目,不断激发经营活力。加强产品服务创新,优化服务改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实现同中有异、异中出新。大力推进制度、流程、技术、营销、文化创新,以创新推进经营转型,激发体制机制促进发展的内生动力。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为经营底线。党中央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提出加强金融法治建设,金融机构只有重视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才能统筹业务发展与金融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始终恪守依法合规的经营管理要求。
大力培育合规文化。健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培育法治合规文化,并将风险合规内容纳入各类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合规宣讲、制度宣贯,持续教育广大干部员工严格遵纪守法,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引导全员自觉将合规文化转化为合规行动,不踩法律红线,守住合规底线。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基路径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定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统领各方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制度优势、组织动员优势、人才优势引入经济领域,转化为金融系统治理效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确保金融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所决定的。牢记人民是金融工作的命运所系,是金融工作的价值坐标和行动遵循。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要在实践和时代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真心诚意为了人民,竭尽全力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金融工作第一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可以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政治底色更加鲜亮。
三是坚持自信自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贯彻到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遵循历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要深刻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金融工作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胸怀国之大者,要躬身力行服务国之所需,始终坚信只有坚持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以守正创新之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基铸魂。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解决好金融机构在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不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五是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金融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面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遭遇挑战,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战胜风险挑战、实现既定目标、不断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更需要我们增强政治敏锐性,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金融问题,确保任何时候金融工作都始终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六是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经济和金融一盘棋的思想,在整个经济系统乃至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如此方能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做好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规制资本的无序扩张,防范系统性风险,确保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充分发挥金融的经济社会效能,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对我们金融实践的指导。(作者系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栏目负责人:高辰琛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