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菏泽农商银行:助力“非遗”传承 让“老手艺”迸发“新活力”

  • 分类:金融文化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杨志国 徐敏
  • 发布时间:2024-08-02 17:5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是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

菏泽农商银行:助力“非遗”传承 让“老手艺”迸发“新活力”

【概要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是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

  • 分类:金融文化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杨志国 徐敏
  • 发布时间:2024-08-02 17:59
  • 访问量:
详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态呈现,是民族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百姓推开富裕之门的重要动力源。

 

  近年来,菏泽农商银行关注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通过提供信贷支持,政银协作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打出了金融助力菏泽“非遗”产业与文旅项目有机融合的“组合拳”,为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量身定“贷”,助力非遗技艺传承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菏泽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时代光彩。

 

  “金融+产业” “鲁锦”织出多彩幸福路

 

  走进菏泽市牡丹区黄河岸边李村镇的“乡韵”鲁锦纺织车间里,机器轰鸣、棉梭飞旋,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公司负责人赵轩穿梭其中,时不时和工人讨论生产状况。“从手工作坊到现在的机器化生产,从实体专卖店100多家发展到300多家,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及欧洲各国。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菏泽农商银行提供了8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纱线等原材料收购,为‘鲁锦’这一流传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筑起金融后盾”。赵轩笑着告诉记者。

 

  菏泽农商银行聚焦文旅产业,加大信贷服务力度,进一步拓宽了客户融资渠道,聚焦支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通过产品定制化助力非遗经济做大做强、提供“一揽子”服务助力非遗稳健运营,实现与文旅产业的相融共生。形成了“金融+就业工坊+展示展销+非遗体验”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就业创业。真正实现了为文旅产业提档升级“输血供氧”。

 

  “金融+人才” 让黄河窑陶瓷焕发新姿

 

  好强,黄河窑陶瓷博物馆有限公司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等14项省级以上个人荣誉称号。首创1+N“名师带徒”“目标带徒”“实训带徒”模式,通过传、帮、带,授课200余次,打造了以农民工为主的岗位骨干200多人,为“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目前累计研发的产品有陶类、瓷器类、紫砂类、金属錾刻类、牡丹文创类五大类,产品样式达3000余种。

 

  “由于企业需要购置原材料,急需流动资金,正当我发愁时,菏泽农商行工作人员来到我的展馆,了解情况后,不到两天时间,200万元的贷款就到账了,我可以多储存些原料了,有的原料急需时现买会贵好几十倍。”好强开心地说道。

 

  “像好强一样,资金短缺往往成为制约非遗传承人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他们的融资难题,菏泽农商银行通过不断优化产品体系,创新推出“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推行“限时办结”机制,简化手续,方便快捷,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金融+创新” 传统木雕“刻”出美好“钱”景

 

  日前,记者来到牡丹区黄堽镇菏泽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进入展览馆门口,摆放的是一棵千年香樟古树,经过精心设计雕刻的《雄关漫道真如铁》作品。木雕约有4米多长、2米宽、3米多高,雕刻的内容是秦始皇修长城,抵御外敌入侵,护卫祖国河山的历史故事,彰显了大中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公司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李彦峰出生于木雕世家,从小对木雕有着独特的喜爱。于2017年创办了匠工木雕文化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申请外观专利近百项,发明专利10余项,培养了50余名残疾人木雕师傅。”李彦峰说。

 

  “创业初期,我们没有资金、没有机器,只是手工。当时多亏了菏泽农商银行给予的贷款资金,让我坚持把这一行做下去。”可公司想要转型升级,还得购买设备和原材料时,又得需要一大笔钱,这可愁坏了李彦峰。就在这时,菏泽农商银行又送来了金融“及时雨”,在了解到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后,该行开辟绿色通道,用最快的速度发放贷款15万元,切实解决了李彦峰的燃眉之急。

 

  菏泽农商银行立足辖内非遗产业发展现状,建立非遗产业上下游客户精准服务清单,成立5支红马甲企业金融辅导队,定期开展走访对接活动,及时了解相关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资金需求情况,配套实施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服务方案。积极畅通申贷渠道,搭建集电话申贷、微信申贷、网点申贷于一体的多层次申贷方式。进一步提升信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将大力支持非遗产业发展和提升乡村振兴服务水平有效结合,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