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连线》20240305 雷锋:永远的人格榜样 恒久的精神光芒
- 分类:《雷锋连线》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雷锋文化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3-05 17: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塑造全体人民崭新性格的伟大实践自此开启序幕,每年3月5日也成为一个与春风同来的特殊日子。同年5月11日,在杭州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哲学问题时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看来此人是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的。的确,从雷锋这名普通战士的所言所行,在《雷锋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够真切感受到平常中的超卓、朴素中的精彩、浅近中的深刻,都能够被伟大品格的熠熠辉光所照耀,汲取到恒久的精神力量。
《雷锋连线》20240305 雷锋:永远的人格榜样 恒久的精神光芒
【概要描述】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塑造全体人民崭新性格的伟大实践自此开启序幕,每年3月5日也成为一个与春风同来的特殊日子。同年5月11日,在杭州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哲学问题时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看来此人是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的。的确,从雷锋这名普通战士的所言所行,在《雷锋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够真切感受到平常中的超卓、朴素中的精彩、浅近中的深刻,都能够被伟大品格的熠熠辉光所照耀,汲取到恒久的精神力量。
- 分类:《雷锋连线》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雷锋文化中心
- 发布时间:2024-03-05 17:00
- 访问量: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塑造全体人民崭新性格的伟大实践自此开启序幕,每年3月5日也成为一个与春风同来的特殊日子。同年5月11日,在杭州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哲学问题时说:我看过雷锋日记的一部分,看来此人是懂得一点哲学、懂得辩证法的。的确,从雷锋这名普通战士的所言所行,在《雷锋日记》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够真切感受到平常中的超卓、朴素中的精彩、浅近中的深刻,都能够被伟大品格的熠熠辉光所照耀,汲取到恒久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简短话语、经典表述,涵括着思想海洋的波澜壮阔,蕴藏着石破天惊的巨大音量。它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宣言。所谓价值,就是主体对于客体的有用性。价值观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和对待、如何认识和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人具有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洞明人的本质、社会生活的本质,在社会关系中看问题,寻求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思想精粹的回响。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扬的“仁者爱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马克思所言“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相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均息脉相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意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多面一体。它指引着个体生命通过在空间维度上调动潜力、扩展内容,在时间维度上代际传承、不断延递,同时成为社会的构建要素以及历史链条中的环节。
那么“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具体需要怎样做呢?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这是对“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舒展生发,是服务人民的一种实现方式。无论是岗位工作,还是一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其他方方面面,都需要发扬“螺丝钉精神”。“螺丝钉精神”的思想基础仍然是正确看待个体在社会大系统中的方位坐标、自身在时代条件和环境中的位置与作用,仍然以透悉把握群己关系的真谛为安身立命的根基。同时,它体现着在主体选择与系统环境间寻求平衡的人生思路,彰显着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最好的历史的智慧。因为任何人都处在已有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中,所有的选择和突破都必须在其中展开和进行。与之意象耦合、意蕴契合的还有“钉子精神”,强调通过坚守和钻研对自身认知、能力等进行动态“调整”,达成“永不生锈”的自洽及与社会融洽。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恰恰是个体主体性的存在方式、呈现方式、实现方式,是个体融入群体、小我成为大我而达至伟大、永恒、不朽的方式。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另一个要求是全面实践、持久实践。“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传为一段佳话。其实对于“做好事”,可以作宽泛、广义的理解。行善修炼不必作为专门的事务,“做好事”并不需要刻意谋划经营。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之中,每一种社会关系,每一次与他者的相遇,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考验,也都是“做好事”、担道义、完满人格、提升境界的机会。雷锋这名年轻战士能获致如此高水准的觉悟,除了性情纯良、情感深挚,必定也需要鲜活实践与思考的无数次碰撞转注,以及从其他人的经验中习得真知灼见。优秀是一种习惯。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推重“自强不息”“一日三省吾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马克思主义也特别强调实践的重要地位,强调实践的系统性和持久性。而能够在每件事的处理中都体现正确方向和正向能量,能够坚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会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就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雷锋精神,包含着炽热的生命温度,标定了个体人格的高度,同时也言说着集体价值共识,表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以及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事业前途的光明。个体应当享有生存发展的适度权利。而合作、互助、利他,也是顺应大道、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演进“向前”“向上”的趋势要求的。利他突破了利己主义的窠臼,提高了需求层次,升华了人生境界,因而最具创造性、革命性。毛泽东在思考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的时候,特别看重人的真正本性的挖掘、回归与提高、升华,特别看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积极反作用,特别赞赏甚至在物质困顿的条件下也能精神高蹈的品格。他亲笔题写“向雷锋同志学习”,定是基于心灵共振与思想共鸣。毛泽东在青年时期阅读德国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时就指出,济人之急、成人之美,都是为了“安吾之心”,舍己救人更是能够使“吾情始快,吾意始畅”,互助也是在“自尽其性”“自完其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利他、做好事对特定主体而言是一种内在需要。一国家,一民族,一组织,一个体,都有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需求和可能,正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马克思指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同时,“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人,经验证明是最幸福的人”。“助人为乐”一语,就是对这种论断的生动佐证。
雷锋是中华民族优秀群体的代表。雷锋精神是中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内心深处温暖的烛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面对前人“常怀千岁忧”的抒发感喟,面对先贤“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面对雷锋树立的精神高标与楷模榜样,我们应当反复发出“永远有多远,高尚有多高”这样触及灵魂的内心叩问,用行动回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号召,让雷锋精神的永恒光芒照亮头脑心田,闪耀在立场情感、观念思想、言语行止、举手投足之间,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代得以传承弘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