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人民金融·以学铸魂建新功”主题案例|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八桂乡村开拓“宜居宜业”的振兴之路

  • 分类:小微金融
  •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
  • 发布时间:2024-02-06 09:4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22年,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以下称为“广西区分行”)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为试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7个方面要求,从“宜居”“宜业”两大方面,构建了“7+N”总体框架的“宜居宜业”宜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模式试点后,建行宜州支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县支行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桥头堡。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条件等各不相同,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不尽相同,效果参差不齐。“宜居宜业”宜州模式的成功试点揭示了,一套指明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方向,产品、服务、机制有机融合,可复制、易推广的县域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是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效,银政企民共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人民金融·以学铸魂建新功”主题案例|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八桂乡村开拓“宜居宜业”的振兴之路

【概要描述】2022年,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以下称为“广西区分行”)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为试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7个方面要求,从“宜居”“宜业”两大方面,构建了“7+N”总体框架的“宜居宜业”宜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模式试点后,建行宜州支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县支行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桥头堡。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条件等各不相同,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不尽相同,效果参差不齐。“宜居宜业”宜州模式的成功试点揭示了,一套指明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方向,产品、服务、机制有机融合,可复制、易推广的县域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是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效,银政企民共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 分类:小微金融
  •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
  • 发布时间:2024-02-06 09:47
  • 访问量:
详情

 

   2022年,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以下称为“广西区分行”)以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为试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7个方面要求,从“宜居”“宜业”两大方面,构建了“7+N”总体框架的“宜居宜业”宜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模式试点后,建行宜州支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县支行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桥头堡。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条件等各不相同,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做法不尽相同,效果参差不齐。“宜居宜业”宜州模式的成功试点揭示了,一套指明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方向,产品、服务、机制有机融合,可复制、易推广的县域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是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质效,银政企民共赢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2023年以来,广西区分行深入学习“千万工程”案例经验,深刻领悟其理论精髓、内在逻辑和方式方法,坚持金融服务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专业性,聚焦“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将“宜居宜业”宜州模式升级打造为分行特色“宜居宜业”服务模式,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涉农数据运用、服务平台建设、涉农企业支持、特色产业扶持、服务重点乡镇等7大领域,以县支行为单位,全辖整县复制推广,切实将建行新金融服务触达“弱处”、点到“痛处”、帮到“实处”。

 

  一、以人为本,聚焦“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做实乡村服务“三个到位”

 

  一是平台化服务到位。依托“裕农通”平台,全面深化“村链”工程建设,不断丰富高频民生、政务、金融应用场景,将社保缴费、村务办理、智慧医疗等便民服务延伸至村口,提升线下“裕农通”服务点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8月末,平台累计上线智慧村务、生存认证等20个民生应用场景,发行裕农通借记卡58.6万张,签约农户32.8万户,民生缴费超409万笔,资金沉淀71.4亿元。发挥“裕农通”APP线上平台主入口作用持续推进“裕农快贷”“裕农优品”“裕农市场”“裕农合作”“裕农学堂”品牌建设和客户触达服务能力,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农产品价格低、销售慢,农技普及低、效果差等问题。通过APP新发放裕农贷款达5.7亿元,设立“裕农学堂”65个,打造57个“裕农市场”样板。推进“金融辅导员”机制,聘任村干、第一书记等为金融辅导员,强化组织机制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融合城乡信息要素、金融要素的助农机制。

 

  二是赋能村务治理到位。赋能“集体三资”管理。通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满足农村资源、资产、资金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需求,逐步提升农村“三资”的管理效能。累计上线28个县(区)级“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5个县(区)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赋能乡村“三务”治理。通过“智慧村务平台”、“阳光三务”平台,围绕基层政务、党务、财务治理痛点,丰富和提升管理手段,推进村务的阳光化、公开化、信息化,提升村务治理效能。目前“智慧村务平台”累计服务661个村委会客户。赋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科技力量,助力政府打通数据孤岛,将农补数据、农险数据、土地流转数据等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构建多维度、可校验、动态更新的农村基础信用体系,将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提升信贷供给能力,目前已打通农险数据、部分农补数据及农村信用体系系统,基于数据要素实现农户授信11.9亿元。

 

  三是服务乡村建设到位。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乡村振兴系列贷款产品包与网络供应链产品组合,创新丰富乡村建设的金融解决方案,支持垃圾处理、水电建设、道路交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设施农业升级,截至2023年8月末,已为85个企业发放农村基础建设贷款达74亿元。保障县域乡村绿色金融供给。通过开辟审批绿色通道,提供差别化利率,开展专业化研究等方式,为信贷支持乡村绿色项目建设提供保障,截至2023年8月末,分行涉农绿色项目贷款余额达168亿元。

 

  二、守正创新,聚焦“宜业”富民产业发展,持续提升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效能

 

  一是持续推动涉农金融创新。不断丰富“裕农快贷-八桂系列”产品,通过引入甘蔗种植数据、农业生产补贴、农业保险、农业订单等多种涉农数据,创设并丰富“裕农快贷-八桂系列”农户信贷产品,目前“八桂系列”农户信贷产品新增至10个。持续完善“甜蜜通达”智慧糖链体系,创新全线上信用贷款“裕农快贷—蜜农贷”,解决甘蔗种植农户融资难题;创新“八桂产业贷”,丰富糖料蔗流通融资手段;创新“过磅即付”,解决制糖企业兑付蔗款的效率;为糖业各经营主体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涉糖产业贷款余额32.3亿元,较年初新增4.5亿元。积极推进创新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林权流转合同鉴证凭证”押品试点,解决林权抵押难题,实现首笔林权流转合同凭证贷款投放5000万元。创新生猪活体抵押贷款,切实解决生猪养殖企业缺乏合格抵押物的难题,生猪产业贷款余额10.3亿元。搭建“数字茧丝”平台,构建特色产业金融生态场景。围绕宜州特色桑蚕茧丝全产业链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探索出“数字茧丝+五位一体评级+八桂农担贷”的建行茧农生产经营支持模式。

 

  二是持续推动银政双向协同。推动乡村振兴银政战略合作。与自治区政府及全区14个地市政府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对接五级政府领导。区分行—二级行—县支行三级联动,主动拜访区、市、县、乡、村政府领导,找准政府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痛点、难点,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密切银政关系。推动银政协同惠农助农。持续与农业农村厅、财险公司、农担公司开展“险贷直通车”活动,累计农户授信近6500万元;联合各部门开展诸如“壮美广西 锦绣乡村”广西乡村振兴主题文化活动,助销特色农产品。

 

  三是持续推动涉农生态场景建设。开展“400+”专项活动。推进“300+”农业龙头企业、“100+”特色产业、“100+”裕农市场、“100+”重点乡镇等生态场景建设。截至2023年8月末,累计实现98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69个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打造70个裕农市场,全面服务55个重点乡镇。推进“一企一业”目标体系。对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全周期、全主体进行调研分析,找准产业链条各类主体功能定位和金融需求,制订农业龙头企业与特色农业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加快推广“集体三资贷”服务模式。以河池宜州为样板间,陆续在百色、崇左、来宾等地取得“村集体+龙头+农户”运用场景的突破。累计为55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放贷款1.6亿元,服务种桑养蚕、种植水稻、甘蔗、沃柑、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广“整村授信”模式。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镇场景,以信息建档、“集体三资”贷款为核心抓手,开展覆盖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农户的整村授信,实现农村金融业务批量化、科技化供给。截至2023年8月末,全行累计已为10个乡镇、66个行政村“授信”超31亿元,覆盖全区11个地市,36县(区)。

 

  四是持续推动涉农信贷扩面上量。加快涉农领域信贷投放。重点推广设施农业贷款、冷链物流贷款、城镇化建设贷款、“集体三资”贷款,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及城镇化补短板项目等。截至2023年8月末,分行涉农贷款余额640亿元,新增118亿元。加速农户生产经营贷款扩面上量。依托农业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担公司、专业市场场景,推动农户信贷场景化、常态化营销。目前分行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40.7亿元,较年初新增28.9亿元。加大“裕农贷款”拓展力度。线上联动担保公司、农险公司、农业龙头企业等,发挥“涉农数据”效用,重点推广八桂产业贷、八桂农险贷等产品。线下发挥信息建档、农户房产的增信作用,拓宽农户群体覆盖面。目前已为近3700户农户投放裕农贷款7.3亿元。

 

  三、真抓实干,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升乡村振兴服务能力

 

  一是做实调查研究。建立调研问题清单。围绕“宜居宜业”服务模式推广、广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产业、县支行业务发展,建立问题清单,着力解决乡村振兴领域的短板。建立调研成效清单。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整改,持续跟进督办工作落实成效。形成调研问题答案清单。系统总结典型问题、疑难杂症督办落实过程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可供全辖复用的“答案清单”。

 

  二是做实三级联动。结合“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案例经验 推动广西分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活动”调研成果,由县支行联系部门牵头,区分行各部门横向联动,研究制定各县域综合服务方案。各二级行部统筹分析辖内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乡村振兴工作重点、重大建设项目、银企合作情况等。各县支行具体对接当地政府合作诉求、项目融资需求,调查特色产业现状,明确重点合作业务。区分行、二级行部、县支行三级联动,落实“宜居宜业”服务模式的复制推广,形成各县支行专属“宜居宜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三是做实成果转换。将调研成果转换为工作实践的“提示器”。抓产品创新。积极回应特色产业需求、基层业务发展诉求,因地制宜地推动特色产品创新。抓典型打造。着力挖掘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县支行,通过内外部宣传报道,经验分享培训班等方式,树典型、立标杆,引导跨行部经验交流。抓模式推广。全辖整县复制推广“宜居宜业”服务模式的同时,持续总结推广“集体三资”“土地托管”等典型业务模式。

 

 

  “宜居宜业”模式全辖复制推广以来,截至2023年8月末,围绕“宜居”和美乡村建设,全辖县支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项目53个,金额合计近2亿元;落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17个,金额合计超40亿元;打造裕农通高效便民服务点2506个;设立裕农学堂65个。围绕“宜业”富民产业发展,实现98家龙头企业合作,授信金额103亿元;支持螺蛳粉、茉莉花茶等69个农业特色产业,农户及小微贷款余额11亿元;打造南宁淡村菜市、玉林香料市场等70个“裕农市场”,服务商户超4800个,贷款余额8.2亿元,裕农市场推进情况获总行乡金部《“裕农市场”推进工作专刊》报道;服务55个重点乡镇,拓展村镇商户达3400个,村集体、农户及小微贷款余额5.8亿元。建行广西区分行涉农贷款实现新增118亿元,其中,农户经营贷款新增28.9亿元,增速246%,建行系统排名第2;农户经营贷款客户增长8400户,增长率150%,建行系统排位第2。

 

  (编辑:苗爽;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