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先行先试蹚出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 分类:绿色金融
  •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
  •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3-08-04 11:1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早在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谋划部署“八八战略”时,就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由此,浙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一步。

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深入践行“两山”理念 先行先试蹚出绿色金融发展之路

【概要描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早在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谋划部署“八八战略”时,就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由此,浙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一步。

  • 分类:绿色金融
  • 来源:中国工商银行
  • 作者: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宣传部、党委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3-08-04 11:12
  • 访问量:
详情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摘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百姓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早在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谋划部署“八八战略”时,就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由此,浙江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行一步。

 

  从“生态省”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20年来,浙江在“八八战略”指引下,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811”生态环保系列行动和“千万工程”等重大载体为抓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向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的目标奋力前行。

 

  这背后,自然离不开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支撑。一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工总行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以落实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积极“碳”索绿色金改之路,引入“金融活水”守护绿水青山,注入“绿色动能”推动产业转型,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率先走出一条金融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绿色投融资规模超3700 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量超900亿元,增速超过同期全部公司贷款增速35.1个百分点。

 

  为深刻感悟“两山”理念 坚持理行双证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通过“第一议题”制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集体赴湖州安吉余村学习考察等方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习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经营实际,研究制定发展绿色金融的各项规划、方案与行动计划,如制定了全行《“十四五”期间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方案》和《绿色金融业务手册》等;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科学谋划、服务实体、统筹发展、系统推进、创新引领”的原则,协调推进各机构各业务条线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指导全省绿色金融(ESG与可持续金融)业务发展与管理;推动12家二级分行比照省分行设立绿色金融业务部;优化信贷政策,大力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应对气候变化与履行国际公约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建设,助力人居环境整治,全方位建设美丽家园;探索实行绿色金融年报披露制度,营造全行“绿色文化”氛围……

 

工行浙江省分行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举办“绿水 青山 碧海 蓝天”行动启动仪式

 

  日前,为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工行浙江省分行又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签署了“点绿成金”政银企共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最新的绿色金融产品。签约仪式上,工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副书记周灿森表示,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来抓,理念一以贯之、工作一以贯之、要求一以贯之,从梁家河“知青岁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论走到哪里,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关切和嘱咐带到哪里。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也是全国各地践行“两山”理念的一个缩影。20年来,“两山”理念的实践影响持续扩大、真理伟力不断彰显。工行浙江省分行作为国有大行和区域金融主力军,将坚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砥砺前行,持续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赋能绿色产业发展,加大重大绿色项目建设投入,为美丽浙江乃至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更大的工行力量。

 

  为绿色金改“碳”路开道 共创绿色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

 

工行浙江湖州分行深度参与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建设

 

  “竹林的新鲜空气,也能换来真金白银了!”安吉竹农说的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当地4.95万户农民正经历的“竹林碳汇”改革。

 

  2021年年末,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正式启动,通过搭建闭环的碳汇收储交易市场,为生态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建立了通道。据悉,安吉县首期完成竹林碳汇收储(含预收储)14.24万亩,合同总金额达723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点碳成金”。

 

  作为系统内首家总行级绿色金融试点行,工行湖州分行充分借助集团优势,深度参与和推动安吉竹林碳汇收储交易机制的建立,并创新设计了涵盖竹林碳汇产生端、收储端、用汇端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探索金融支持安吉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共富共享新路径。

 

工行浙江温州分行成功发行全省(不含宁波)首单碳中和债,助力交运集团购置纯电动公交车

 

  为建构多元化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工行浙江省分行通过财务顾问、债券承销、产业基金等多渠道多方式对绿色经济进行全产品、全方位支持。2022年,交易商协会推出碳中和债券子品种,工行温州分行迅速出击,主动引导对接温州交运集团碳中和债的发行需求,针对发行时间、发行价格等特别要求,该行三级联动并争取工总行绿色通道支持,最终成功发行全省(不含宁波)首单碳中和债——“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规模2亿元,期限2年,资金主要用于购置纯电动公交车,此举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4297.33吨、年节约标准煤2152.98吨,环境改善效益显著。

 

工行浙江丽水分行创建零碳金融网点

 

  除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外,工商银行各级机构自身也积极争做节能减碳的示范者。工行丽水分行营业部根据能耗、净购入电力、办公用品消耗等实际情况,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核算网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购买了庆元县贤良镇162.95吨核证碳汇排减量,用于抵消网点运营加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同时,积极创建“零碳金融网点”,坚持“理念先行、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思路,推进无纸化办公和“智慧网点”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日常运营管理。该网点被评为首批丽水市银行业零碳金融网点,这也是工行浙江省分行系统内首家零碳金融网点……

 

  浙江是全国最早设立绿色金改试验区的省份,在“碳”索绿色金改的道路上,工行浙江省分行既是践行者,更是先行者。近年来,该行以支持湖州、衢州、丽水等区域打造全国绿色金改示范区为抓手,精心描绘绿色金融发展的规划图、施工图,重点围绕“碳账户”“碳效码”、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前瞻性领域,全方位开展创新,先行先试,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浙江样本与工行经验。

 

  为生态文明引入“金融活水”守护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年来,工行浙江省分行主动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支持力度,积极为群众营造美丽、整洁的生活环境,切实提升生态的“含绿量”“含金量”。

 

  浙江温州洞头是全国14个海岛县区之一,由302个岛屿组成,有“百岛洞头”的美称。2018年,洞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获此荣誉的首个海岛地区,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两次获得中央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奖励支持地区。

 

  “一直以来,这里地表水环境质量不能稳定达标、海洋垃圾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山体和矿山局部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也在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海上花园’建设工作。”洞头当地负责人介绍道。

 

  为实现海洋、海湾、海岛的系统性治理修复,并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洞头提出了“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

 

  “这个项目的落地,不仅可以解决以往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融资难且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的问题,还能以反哺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作为当地有责任有担当的国有大行,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我们义不容辞。”工行温州洞头支行负责人说。

 

  作为该项目的参贷行同时也是代理行,工行温州洞头支行加速完成了整个项目的过审,并在2023年5月中旬成功落地项目授信3亿元,用于温州——洞头沿线山体修复及环境提升工程,以迎接杭州亚运会温州赛事的举行。

 

  无独有偶。由于历史原因,浙江乐清雨污水干管存在结构性缺陷,每年一到雨季,污水管道水量大增,一些终端时常出现污水外溢的状况,阳台废水、厨房污水和洗涤废水横流,这对当地百姓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工行温州乐清支行及时落实金融支持项目贷款11亿元,不仅推动了乐清市污水处理终端的改造提升,推进管网全市全覆盖,实现“污水零直排”,更是破解了当地水污染难题,优化了当地生态环境。

 

工行浙江省分行运用“绿水青山贷”产品,积极拓宽生态价值转换通道,以“绿”生“金”,图为衢州开化一景

 

  为助力推进全省重大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近年来工行浙江省分行专门推出项目贷款产品“绿水青山贷”,通过“肥瘦搭配”的方式,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工程、安吉全域旅游“游运一体化”提升工程等多个生态环境项目进行整体立项,以现金流情况较好的项目带动现金流一般的项目进行整体性融资,累计投放资金近200亿元。

 

  为产业转型注入“绿色动能”实现点绿成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工行浙江省分行金融助力旺能环境走出浙江

 

  在湖州市旺能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变废为宝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在这里,餐厨垃圾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能源循环利用;产生的废油脂可经生物酶催化被炼制成工业油脂,以工业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是优质的石油柴油代用品,也是典型的“绿色能源”;固体部分的发酵残渣可处理制成有机肥,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我们这里每天可以处理200吨餐厨垃圾,是安吉县垃圾分类后湿垃圾的末端处置中心。项目投入周期长,收益回报慢,在资金上我们得到了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说。

 

  该项目总投资1.18亿元,资金需求较急,为此,工行安吉支行为其开辟快速放款的绿色通道,并通过前两年只付息不还本的方式,减轻项目压力,资金压力得到缓解后,该项目也如期完工。如今,该企业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已经走出浙江,结出累累硕果。

 

工行浙江温州分行为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发行全市首单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

 

  工行瑞安支行为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办理了一笔500万元的贷款业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笔贷款的质押物是碳排放权配额。

 

  “我们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的交易额,来对该公司持有的碳排放权配额进行估算,仅1个工作日便成功为企业办理发放500万元贷款。”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了企业“碳资产”,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一项创新举措。

 

  “我们主要将这500万元用于生产经营,包括购买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的升级改造,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降碳等环节的改造和提升,加快企业的绿色转型。”浙江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这也是温州市发放的首笔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为当地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权益类产品创新开阔了思路。

 

  近年来,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采取差异化信贷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共同赋能生态环保产业客户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助力生态环保企业做大做强。截至今年5月末,已为近160户环保产业客户提供授信近200亿元,融资余额超100亿元。其中,对旺能环境、伟明环保、菲达环保、盈峰环境、嘉澳环保、卓锦环保等10余家上市环保企业以“贷+债+股+代+租+顾”等综合金融方式,为其“供氧输血”。同时,深化生态资产权益担保业务合作,创新推出“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碳排放权抵质押贷款”“碳汇质押贷款”等产品,切实解决相关企业担保难、抵押登记难、融资难等问题,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022年以来,先后在绍兴、衢州、嘉兴落地一批排污权抵质押贷款,将企业沉睡的资产变成价值资产,进一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推动企业客户一路向“绿”而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盛夏时节,之江大地,满目绿意,金融敷色。新时代,新征程,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以金融助力绿色发展、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持续推动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和浙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为奋力推进浙江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