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思想铸魂 弘扬传播优秀金融文化

  • 分类:工作论坛
  • 来源: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张庆云
  • 发布时间:2023-07-21 09:3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推行文化建设和公司发展“两融合、两促进”的方针,着力构建完善适应新时代深化改革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现代化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地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水平,营造出了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和谐氛围,有效助推了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思想铸魂 弘扬传播优秀金融文化

【概要描述】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推行文化建设和公司发展“两融合、两促进”的方针,着力构建完善适应新时代深化改革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现代化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地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水平,营造出了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和谐氛围,有效助推了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 分类:工作论坛
  • 来源: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张庆云
  • 发布时间:2023-07-21 09:34
  • 访问量:
详情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分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推行文化建设和公司发展“两融合、两促进”的方针,着力构建完善适应新时代深化改革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具有金融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现代化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有效地提升了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水平,营造出了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和谐氛围,有效助推了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深化政治理论教育,弘扬优良风尚

 

  该公司在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注重正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践行新理念,努力到达“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要求标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一是坚持不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教育领导干部员工进一步明确权责清单,增强规矩意识、责任意识,严守政策和制度红线,强化自身修炼、自我约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二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分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党史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从弄懂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入手,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强化学习组织推动,边学习、边总结、边整改,努力做到从党的历史深处吸收养分、从党的理论创造中汲取力量,不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领悟,增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分公司先后共组织开展了14次党史学习集体研讨活动,召开了2次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开展了“以党史为镜,学习党史正当时,参观大连旅顺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吾辈自强,参观大连庄河黑岛战争遗址”以及烈士陵园扫墓等一系列主题党日活动;三是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引导干部职工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各项工作的发展变化,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激发创先争优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干部职工精钻细研、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理性思考,既坚定向好发展的信心,又客观正视面临的问题,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切实解决改革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真正把新思想转化为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四是坚持示范引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的烘托下,近年来该公司荣获全国、地方及公司系统内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具有代表性的有该公司被评定为金融系统“2021—2022年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并有先进个人分别荣获2021年全国“金融五一巾帼标兵”及“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表彰,在公司内营造出了“尊重付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劳有所获、德者有得”的价值导向,体现出了该公司在公司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勇于建功立业的坚强信念与能力。

 

  二、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意识形态教育

 

  该公司将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司稳定发展有力保障,着力加强员工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文明素养新高度,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培养后备人才。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等形式,不断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探索和强化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采用开放式学习、需求式定制和分类式管理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学习平台强化学习推动,突出教育的实效性;根据职工不同岗位,细化培训教育内容,突出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二是强化文化自信,构筑前行力量。该公司着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全面系统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先进模范、推广先进典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关爱先进的浓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争当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劳动美”演讲比赛以及红歌大合唱等活动;三是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深入持久地学习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职工充分做到“明真理,干实事,出实效”,努力培育良好风尚。同时大力推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使每个职工对公司理念和公司价值观的内涵从了解到理解,再到自觉执行;四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干部职工、推动工作。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细化分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干部员工的政治鉴别能力,培养敏锐的洞察认知能力,使其能够做到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及时发现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负面的、错误的、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和行为,全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三、深化公司文化建设,夯实公司发展基础

 

  该公司将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凝聚职工力量、提高公司管理水平、树立公司形象的重要途径,着力构建完善了适应新时代深化改革要求、符合公司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职工根本利益、具有行业特色的公司文化体系,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体系现代化和公司管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强阵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视觉+听觉”全面建立宣传阵地,按照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公司网站、宣传展板、职工书屋、社交平台等文化阵地,向职工宣贯公司企业文化、传输新知识、传播正能量,年均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30余次,广泛宣传公司文化建设的意义、作用,大力营造公司文化建设氛围,加快职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和公司文化的深刻理解;二是推行文化建设新模式。牢牢把握党建工作的政治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坚持党建铸魂,引领公司文化,构建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建工作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作用,由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配合协作,定期对公司文化建设落地、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促检查,与领导干部和职工的业绩挂钩;建立年度评审机制,完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工作计划,加强考核评价,对公司“文化”建设水平进行审核,推进制度与文化相互扶持、相得益彰,确保文化建设具有强有力的保障,得到持续加强和改进;三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体系。坚持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两个优势,注重把党的领导融入治理各环节,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通过强干部、强组织、强作风,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不断提升公司治理与管理的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统一起来,使公司治理结构运行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运行效率,形成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进一步优化分公司组织机构,整合资源,实现业务开展简洁高效;四是完善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管理模式,以公司战略为核心,综合考虑内部各组织及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各环节、各层次的规章制度相互协调、整体优化的局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与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公司发展实际,重视公司文化理念与公司制度的融合统一,健全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明确制度执行的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推动力,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相继编制出台了企业文化宣贯、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等工作方案,更好地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不断提高公司文化建设水平。

 

  四、弘扬优秀企业文化,践行使命职责

 

  该公司顺应新时代的特征要求,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以优异的经营业绩践行使命职责。一是创新文化传播手段。注重公司品牌形象传播,突出公司品牌文化内涵,开放视野,加强公司对外文化传播力建设,营造有利于公司经营的和谐环境,提升公司形象和影响力。该公司积极深入企业、校园、社区等场所积极开展各类金融知识普及宣教服务;定期向外部机构报送稿件,近年来在《东北之窗》《辽宁日报》《国际商报》刊登发表多项新闻稿件,正面展示了该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二是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主业上,该公司在盘活资产、优化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下功夫,近年来金融不良资产主业拓展基本保持在地区同业优势水平;在困难对象帮扶上,近年来,该公司向大连庄河新冠疫情疫区实施约15万元的扶贫帮扶,向新疆贫困区、大连孤儿院资、大连星台街道资助日用品,在疫情期间先后派驻60余人次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抗疫并资助防疫物资;三是文化建设有力助推经营发展。将公司文化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和主业经营中,主动做好服务实体经济、困难企业及问题金融机构纾困帮扶,全力聚焦主责主业,加速盘活地区不良资产,2022年,该公司金融不良资产包收购出资总额14.18亿元,不良资产处置回收现金16.62亿元,有效推进了问题企业复产复工,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有效助力了地方经济良性发展。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该公司将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强化“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和公司文化内涵,深化金融工作的政治性,永葆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切实将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金融工作的组织势能、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持续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栏目负责人:何慧涛)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