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多方积蓄文化软实力 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

  • 分类:工作论坛
  • 来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作者:兰其
  • 发布时间:2023-06-25 11: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政和县支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范本。先后荣获“2021—2022年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福建五四青年奖章”“政和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政和县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邮政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多方积蓄文化软实力 全面激活发展新动能

【概要描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政和县支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范本。先后荣获“2021—2022年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福建五四青年奖章”“政和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政和县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邮政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

  • 分类:工作论坛
  • 来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作者:兰其
  • 发布时间:2023-06-25 11:52
  • 访问量:
详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政和县支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廖俊波先进事迹,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范本。先后获评“2021—2022年金融系统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工人先锋号”“福建五四青年奖章”“政和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政和县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邮政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一、创新工作模式,树“三五”支部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支行党支部持续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质量提升工程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在党支部示范点的创建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提出“三五”支部建设的模式,即创“五好党支部”,做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建“五型支行”,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合规型、务实型支行,做“五好党员”,打造思想政治好、工作作风好、遵纪守法好、工作业绩好、作用发挥好的党员队伍,并通过创建运用该模式对支部建设工作进行系统谋划,为支行的建设发展把稳方向、打牢基础、增添特色。

 

  二、坚守金融本源,树普惠金融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始终坚持以普惠金融为己任,深入践行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是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每年组织骨干力量到各乡镇为农村客群讲解纸币真伪鉴别、金融产品知识等;到中小学校园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用卡等金融知识;到社区街道摆摊设点宣传防范养老领域诈骗、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等内容。二是主动缩短金融服务“距离”。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让服务更细心、贴心、暖心。例如,安排员工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客户办理业务;专门设立“三农担保贷款”受理中心,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咨询、业务办理服务。三是持续开展为民服务活动。连续多年组织党员干部在“七一”前后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活动,每年坚持到政和县同心光彩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开展义务检修家电、打扫卫生、唠家常等,为老年人增添晚年幸福时光、送去社会关怀。四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多次参加前街社区卫生环境整治、慈善一日捐(累计捐款近万元)、富美村植树活动等。

 

  三、发挥灯塔效应,树拼搏奉献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坚持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闪光行动,发挥支部灯塔效应”活动。一是定承诺、强监督,激发示范带头作用。号召党员干部在支行经营管理工作中作出更大贡献,展现更大作为,做到始终冲锋在前,勇于攻坚克难,并以作承诺、亮承诺、践承诺的形式,深入开展各类劳动竞赛。通过召开生产动员大会、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建立起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层层递进的工作机制,有效增强了员工队伍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二是带队伍、比贡献,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开展“树立标杆、对标评比”活动,引导党员不仅在政治上合格,还要在业务发展上争当“排头兵”。通过组建两支重点业务发展PK小组,营造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争先态势,激发全员拼搏进取精神。三是评先进、树典型,强化看齐意识。积极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做好先进事迹宣传,并在文化走廊进行展示,进一步激发员工向先进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搭建“红色驿站”,树红色信仰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学习践行“时代楷模”廖俊波先进事迹,全力打造学习宣传阵地,成为全县唯一的“党建+金融”示范点,列为政和县七个俊波事迹馆之一。2019年,支行与政和县委组织部联合建设党建展厅“红色驿站”,对廖俊波书记与邮储银行的故事进行生动讲述,成为全县党建工作的一个窗口。在此基础上,持续拓宽“红色驿站”活动空间,积极拓展展厅功能,逐步打造为政和县进城创业流动党员管理中心,成为进城务工创业农村党员的创业交流空间和党建互动空间。自“红色驿站”建成以来,吸引了省市县多家单位到场观摩,逐步与多家政企单位发展形成共建合作关系,为支行高举党旗助力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弘扬劳模精神,树敬业专注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持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先后涌现出9名市县级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9名劳模都是共产党员,也是金融科特派工作站的成员。三重身份的交织让9名劳模成为支行助力脱贫攻坚的生力军和“领头羊”,不断为“党建+工建”的互动模式贡献力量。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持续挖掘劳模先进事迹,不断加强宣传推广,有效带动全体员工积极投入支行经营管理工作,为推动支行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9月,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与县总工会签订框架协议,打造了全市首个劳模群体为主体的“劳模创新工作室”。2021年该工作室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劳模(先进)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支行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做法经验被推广宣传。

 

  六、打造“职工小家”,树和谐向上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以“职工小家”建设为抓手,加强工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促进形成和谐、温馨的工会文化。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家”的氛围。始终将职工群众的所需所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生活上,加强与员工谈心交流,深入了解全体职工在生活上的困惑和难题,并全力提供意见、帮助和支持,扎实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近年新入职员工较多的情况,多次组织召开新员工座谈会,认真了解新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解决。在工作上,组织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对员工的岗位意向和工作愿景进行深入了解,并将其作为员工岗位安排和培养教育的重要依据,有效树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信心,为员工队伍敢干事、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坚持劳逸结合,积极营造敬业乐群的工作氛围。持续改善职工活动场所,添置乒乓球桌、跑步机等设施,打造专属健身场地,进一步促进职工充实业余生活、增强体育运动、加强沟通交流。同时,秉持“激情创业,快乐生活”的理念,每月结合重要节日和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员工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如元宵节“登状元峰”、“三八妇女节”文娱活动等,组织员工及部分员工家属共同参与,在游戏互动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各类活动不仅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缓解了工作压力,也营造了和谐温馨的大家庭氛围。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激发。

 

  七、强化创新驱动,树党业融合文化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持续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创新推出了许多金融产品和工作模式,不断引导全体员工矢志求索、奋进奉献,全力推进支行创新变革。

 

  (一)创新“三农小额担保贷款”,破解农民贷款难的困境

 

  2014年4月,在时任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的指导下,创新推出首笔全国邮储“三农小额信贷”。该贷款以小额信贷扶贫协会为桥梁,一头牵起金融机构,一头牵起贫困农户,化解了农户担保难题,破解了困扰农村多年的扶贫金融困境。这一发展模式被《八闽快讯》称作“政和经验”,在全省积极推广,目前三农小额担保贷款已累计发放1.2亿元,惠及农户2000多户。

 

  (二)创新“支部联动模式”,破解信息困境

 

  为解决银行与贫困户信息不对称问题,创新提出银行、乡镇、村三级党(委)组织联动机制和联络员帮扶制度。通过银政支部联动机制、产业带动帮扶机制、金融服务优化机制,点面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扩大精准扶贫覆盖面。通过这一模式累计发放扶贫类小额贷款1.15亿元,惠及2000多户贫困户。

 

  (三)创新“农村党员创业贷”,破解“带头人”困境

 

  联合政和县委组织部、石屯镇、政和农担公司首创“农村党员创业贷”。由基层党组织牵线,根据农村党员信用评级,主动为农村党员提供创业资金,再由致富领头人带动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农村党员创业贷”已形成示范带效应,累计投放贷款3500万元。同时,带动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贷款3.37亿元,普惠型涉农经营主体贷款2.1亿元。

 

  (四)创新“乡村振兴贷”,激活各类人才,汇聚乡村振兴生力军

 

  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从解决乡镇各阶层优秀人才群体投身乡村振兴的资金难题出发,提前为地方政府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做好金融服务,前瞻性推出了“乡村振兴贷”。目前,“乡村振兴贷”已累计为50名乡镇农村优秀人才提供超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五)创新“科特贷”,做大绿色金融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于福建南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大力推进基层改革的一项农村工作机制创新。邮储银行南平市分行在市级层面创新推出“金融科特派”,与南平市科技局联合推出“科技特派员贷款”。作为首批试点支行,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先试先行,积极推广,累计为35户科技特派员和85户农村经营主体,发放“科技特派员贷款”约1.7亿元。

 

  (六)创新“巾帼创业贷”,发挥巾帼力量

 

  2021年3月5日,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联合政和县妇联、政和县农担公司创新推出“巾帼创业贷”,为各层级“三八红旗手”等优秀妇女代表提供融资支持和贴息服务,累计发放贷款约300万元。

 

  (七)创新“红色网格贷”,延伸乡村振兴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微网格社会化管理机制试点与完善,在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党委、南平市分行党委的指导下,在政和县委县政府的帮助下,2022年6月,邮储银行政和县支行为各乡镇网格员量身定制“网格化+金融”产品——“红色网格贷”,目前已为近200户网格员授信,金额逾2000万元,有效搭建起“一站式”服务链条。通过提升网格员基层治理效能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县域经济注入金融活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栏目负责人:何慧涛)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