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2022年优秀调研成果┃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谢嘉 杨先 刘杨欢
  • 发布时间:2023-06-09 17:5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艳的底色,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样革命传统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党领导下的金融企业,必须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工作指示,大力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成为党中央可以完全信赖的金融力量。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工行”)调研组,紧紧围绕总书记工作指示,梳理了贵州三大类红色资源,解剖贵州工行依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金融文化的案例,并提出调研的思考和建议,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2022年优秀调研成果┃以红色资源为依托推动国有金融机构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

【概要描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艳的底色,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样革命传统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党领导下的金融企业,必须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工作指示,大力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成为党中央可以完全信赖的金融力量。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工行”)调研组,紧紧围绕总书记工作指示,梳理了贵州三大类红色资源,解剖贵州工行依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金融文化的案例,并提出调研的思考和建议,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谢嘉 杨先 刘杨欢
  • 发布时间:2023-06-09 17:54
  • 访问量:
详情

  一、引言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艳的底色,在我国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样革命传统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我们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作为党领导下的金融企业,必须学习贯彻好总书记工作指示,大力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成为党中央可以完全信赖的金融力量。中国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以下简称“贵州工行”)调研组,紧紧围绕总书记工作指示,梳理了贵州三大类红色资源,解剖贵州工行依托红色资源弘扬红色金融文化的案例,并提出调研的思考和建议,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二、贵州红色资源概况

 

  贵州是红军长征路上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在贵州高原上红军翻山越岭,留下了一个个长征的“烙印”,这些历经风霜的历史遗迹和人物故事留给了贵州丰富的红色资源,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大路、大事、大家

 

  一是以红军长征为代表的“大路”。贵州是红军发展壮大之地,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之地。红军在贵州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长征足迹遍及贵州60余县,占全省行政区划的近80%。以红军长征为代表的“大路”,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历史,对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是以“伟大转折”为代表的“大事”。长征在贵州途中召开了多次重大会议,具有伟大转折标志的遵义会议,还有黎平会议、猴场会议、苟坝会议等。在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苟坝会议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三人团,完成了遵义会议改变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的任务。四渡赤水、转战乌蒙山等都是红军在贵州长征时发生的大事件。三是以革命先烈为代表的“大家”。代表人物有,“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王若飞,“今日宏愿酬,一生交给党,斗志昂扬,愿为工农革命,洒热血一腔”的周逸群,“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的邓恩铭等。据查阅资料,自辛亥革命以来,贵州记录在册的烈士约有1.1万余名,而更多的无名先烈则难以计数。

 

  (二)传承、传唱、传奇

 

  一是持续传承的革命精神。比如,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创造的长征精神,包含了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比如,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顾全大局的遵义会议精神。比如,敢闯新路、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黎平会议“三敢精神”等。二是持续传唱的革命作品。比如,1935年,安顺成立地下党支部,发行刊物《烽火》,贵州共产党人创办《贵州青年》《青年军人》《民先队报》开展宣传等。后来,红军长征在贵州丰富的革命素材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红色文艺作品创作,诸如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电影《旷继勋起义》、舞台剧《遵义1935》等作品,深刻重现了曾经在贵州无数冲锋陷阵的面孔和可歌可泣的精神。三是传奇色彩的革命奇迹。红军长征在贵州,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红军政委钟赤兵在攻打娄山关战斗中一条腿受伤,血流如注,但他仍不下火线坚持战斗;在哲庄坝战斗中,红军余秋里左臂被机枪击中,打断的骨头白茬穿出皮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他简单包扎后继续指挥冲锋;贺龙在乌蒙山转战期间,脚板上裂出一寸多长的口子,只能用火把皮肉烤焦止血。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当年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凭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三)故物、故居、故事

 

  一是至今保留的故物。主要是重要革命活动地址、会址等,以及为贵州革命事业作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革命先烈在贵州期间留下的遗迹、遗物。比如,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会址,以及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娄山关战斗等重要战役的遗迹。又比如,遵义会议陈列馆珍藏了当年红军长征时使用过的渡船、枪械、刀具、宣传标语牌、生活用具以及《遵义会议传达提纲》珍贵文献资料等。二是至今保存的故居。比如,王若飞、邓恩铭、周逸群等故居,张学良、杨虎城黔灵山公园麒麟洞囚禁室,这些故居成为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至今流传的故事。红军在贵州期间,涌现了许多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红色故事,比如,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在医治百姓返回的路上惨遭杀害,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红军菩萨”等。百姓争着为红军带路、收集情报、筹措粮食、抬担架、救伤员,比如,红军在桐梓一带急需补充给养,当地百姓日夜为红军赶制军衣3000多套,这样感人肺腑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贵州工行依托红色资源开展红色金融文化建设情况

 

  “扁担上的银行”到达贵州,自此红色金融在贵州生根发芽。贵州工行结合国有金融机构的主责主业以及经营管理,突出弘扬红色金融文化,以红色金融文化促发展、聚人心、增动力、展形象。

 

  (一)突出红色金融传承,以红色金融文化促发展

 

  一是打造红色金融文化特色网点。深挖选造遵义老城支行、遵义赤水丹霞支行、凯里黎平支行、都匀瓮安支行、安顺若飞广场支行等一批红色金融文化特色网点,突出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设置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图、长征精神宣传区、红色金融示范区等,以传播红色金融文化为载体,落地“网点+”特色场景,浓厚的红色金融文化吸引了很多客户成为了网点常客。二是投放红色金融文化特色产品。比如,为追溯红色金融初心,在建党百年华诞之际,以“红军票”为灵感,融合留有红色金融印记的“遵义会议会址”等主题元素,推出了“遵义会议红色主题存单”特色产品,并开展了“一张红色存单,传承红色经典”等主题活动,以此纪念那段红色金融岁月。三是布置红色金融文化特色展会。推出红色金融文化主题展览会活动,将特色网点打造成为银政、银商、银企联合党建基地。比如,纪念黎平会议86周年,在贵州凯里黎平支行以打造红色金融文化网点献礼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推出了红色金融文化网点主题服务活动,网点工作人员统一着红军服装,以红军的角色为老百姓服务,员工们纷纷表示,穿上红军衣服的瞬间,顿时增强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到店客户表示,黎平支行此次活动对丰富黎平红色文化内涵,展示老区人民的风采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些老年客户表示,看着一个个忙碌的“红军”,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活动当天还邀请了当地主流媒体,开展了一场红色文化与现代金融、现代媒体的碰撞。

 

  (二)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以红色金融文化聚人心

 

  一是与强化干部理论武装相结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赴革命圣地遵义、2021年赴贵州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新国发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委会第一议题学习,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贵州工行领导班子多次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会址接受红色教育,辖内各级行充分利用区域红色资源,组织到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猴场会址、苟坝会址、盘县会址等革命圣地寻访红色足迹,开展沉浸式学习。二是与全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坚持将弘扬红色金融文化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结合利用贵州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开展爱党、爱国、爱行、爱家教育,全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工行感动人物,比如,见义勇为光荣登上“中国好人榜”的熊超、赵双卫、刘涛、程西达,“全国劳模”罗欣,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吴斌,“大行菁英”张廷俊,“大行工匠”王馨等。贵州工行荣获了贵州省文明单位称号,全辖69家机构获评国家级、总行级、省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数量在同业和系统领先。三是与全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积极运用好贵州丰厚的红色资源,将其作为全行干部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拍摄“身边党员”系列微视频,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举办“扬青年之声 颂百年华诞”微党课暨青年金牌讲师评选大赛,以赛促训、以训促学,掀起学习红色金融文化的浓厚氛围;创新制作党史耀“黔”路系列视频,回顾党的一大到十九大期间重要历史事件;创新制作党史时空纪念馆系列手绘,围绕发生在贵州这片红色圣地上的“革命人物、革命会议、革命战役”回顾党史;创新制作“奋进新时代 喜迎二十大”主题互动式H5,将党史、红色金融史及行史通过生动灵活的动画场景再现。

 

  (三)突出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金融文化增动力

 

  一是坚持红色路线抓好特色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将红色文化用好,将红色故事讲好,将红色精神传好,仅省行本部党员领导干部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112次,覆盖人数2531人。组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分支机构宣讲队,邀请基层党组织书记、重要事件参与者和亲历者,以及全行“两优一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各方面先进模范党员重点结合红色金融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宣讲活动。全辖组织24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参训人次1159人,在党校各类培训班次中均设置党史学习教育课程,各级党组织邀请外部党史专家讲授党课28次,提升学习深入性和专业性。二是开展红色金融讲习员向黔进主题实践。在遵义会议会址启动“寻访红色印记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红色金融讲习员向黔进”主题活动,遴选50名劳模、大行工匠、扶贫干部等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红色金融讲习员,深入红军长征地图沿线城镇、村落,讲百年党史、讲时代精神、讲金融政策、讲工行故事,各级讲习员宣讲近100场,这个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被贵州新闻联播进行报道。三是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活动。连续7年在遵义“娄山关”、苟坝会址、黎平会址等红色圣地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党员同志在党旗的带领下,从小尖山战斗遗址到长空桥,到大尖山,再到红军林,争先前进,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和努力;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党员标准检验自身言行;身临其境聆听、感悟“四渡赤水”“两占遵义”等艰苦卓绝而又充满智慧的革命征程;齐声诵读《忆秦娥·娄山关》,感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之情等。四是打造红色金融特色文化名片。结合区域特色提炼打造了以“党建红”为底色的贵州工行“多彩”特色文化名片,作为系统内唯一一家机构荣获了“2019-2020年全国金融系统文化建设标兵单位”荣誉称号。辖内机构文化名片百花齐放,比如,遵义分行结合“红城”历史底蕴,深化打造了“唱响‘多彩贵州’ 彰显‘双红’担当”的红色金融文化名片,被评为典型示范。在红色金融文化名片打造中,自主创作系列文化展演作品,比如,在“红色经典诵读”活动中,围绕党的百年奋斗、全面决胜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内容,各类红色记忆、爱党爱国爱行创意作品层出不穷。比如,在贵州金融系统“庆祝建国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中,自导自演的舞蹈作品《银光铺满风雨桥》、情景剧《醉美乡村路》获评一等奖。

 

  (四)突出构建宣传格局,以红色金融文化树形象

 

  搭建“视、听、说”三维度红色金融文化传播平台。对内,积极在党史学习教育专刊、网讯、“学习强国”订阅号、“工行贵州”微信视频号、“最黔言”微信公众号等行内宣传载体展现红色金融文化。比如,贵州遵义工行红色金融讲习员将红色金融文化送进企业、院坝、乡村,贵阳分行在“五四”“六一”等节点开展“我为盲人说党史”,各级行还组织开展干部员工唱红歌等。对外,在当地主流媒体充分宣传展示贵州工行红色金融文化,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携手策划“城市会客厅”节目,专题采访相关专家学者、分管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介绍红色金融文化建设情况,在贵州本地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平台——贵州广电官方新闻客户端“动静APP”上,开展贵州工行“深入学习党史 感悟百年历程”活动等。

 

  四、红色金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不断地挖掘、提炼、宣传,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期间着力重点开发、系统打造,国有金融机构红色金融文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上站位不够。主要表现在以红色金融文化引领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还没有将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范畴,还没有认识到红色金融文化对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出现落实党的领导不力、政治建设薄弱以及“严”的氛围还没有形成等问题,最后表现在从党的金融事业高度谋划推动工作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在落实金融“三大任务”等党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有差距,全面从严治党还需进一步形成巩固“严”的氛围。

 

  (二)实践上成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红色金融文化激励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通过弘扬红色金融文化,加强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有差距,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和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在困难面前不愿担当、不愿作为,不敢担责、不敢创新,一些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比较薄弱,服务基层员工和满足客户群众急难愁盼有差距,践行人民金融本色不够见行见效。

 

  (三)发展上融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红色金融文化融合发展的作用发挥不够,与现代金融企业建设关联度不高,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频次还没有多样化、精细化、常态化,红色金融文化与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政策等主责主业还存在脱节的问题。

 

  五、红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坚持把红色金融文化作为构筑精神高地的精神源泉、筑牢理想信念。培育国有金融机构具有特色的红色金融文化,将红色作为精神血脉的根、核心价值的源,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金融论述作为开展金融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总指针,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部署,擦亮人民金融底色,始终满足党和国家需要、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二)坚持把红色金融文化作为发展主责主业的特色内容、促进发展融合。将弘扬红色金融文化与国有金融机构的投融资业务、个金业务、机构业务、贵金属业务、网点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方方面面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围绕地方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和要求,紧盯规划引领、产品供给、产业融合、区域合作等工作重点,以红色金融服务、红色金融产品积极助力建设。

 

  (三)坚持把红色金融文化作为打造特色品牌的核心内容、扩大品牌影响。以宣传媒介为阵地,加强本机构自身宣传平台打造,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浓墨重彩地宣传推介红色金融文化。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围绕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开展系列特色品牌活动,让红色金融文化动起来。以文化名片为招牌,注重实践总结、注重深度淬炼,推出一批典型的先进人物、一批优秀的文化创作、一批感人的金融故事等,升级成文化名片。

 

  (四)坚持把红色金融文化作为培养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彰显时代价值。始终把红色教育作为干部员工教育培训的“重头戏”,以红色基因引领人、感召人、激励人,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干事创业氛围。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挖掘辖内老建筑、老物件等红色资源,加大对红色金融文化的研究人才、开发人才、解说人才、宣传推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使他们不仅成为出色的管理者、讲解者、推介者,还成为爱党、爱国、爱行、爱家的宣传员和辅导员。(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本文获2022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发表时有删节)

 

(栏目负责人:高辰琛)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