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向“绿”而行 点“绿”成“金”“碳”寻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分类:绿色金融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汤启蓉 蒋晶晶
- 发布时间:2023-06-09 11: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支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致力于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高效助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在加强组织保障、推动产融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创新驱动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契合绿色发展、体现衡阳特点的新路子。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衡阳市绿色贷款余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111.1%,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99.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提高43.7个百分点。
湖南衡阳:向“绿”而行 点“绿”成“金”“碳”寻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概要描述】“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支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致力于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高效助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在加强组织保障、推动产融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创新驱动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契合绿色发展、体现衡阳特点的新路子。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衡阳市绿色贷款余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111.1%,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99.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提高43.7个百分点。
- 分类:绿色金融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汤启蓉 蒋晶晶
- 发布时间:2023-06-09 11:09
- 访问量: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支持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致力于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高效助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在加强组织保障、推动产融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创新驱动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契合绿色发展、体现衡阳特点的新路子。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衡阳市绿色贷款余额360.57亿元,同比增长111.1%,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99.1个百分点,增速同比提高43.7个百分点。
用好组织保障“指挥棒”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规划要求,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牵头成立全市绿色金融专项工作组,出台印发《衡阳市中支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从机制建设、金融供给、配套机制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工作给予政策指导,目前辖内银行机构均将绿色信贷纳入长期发展战略,并通过成立绿色金融领导小组、建立绿色管理架构、优化绿色金融服务等,不断加大绿色金融工作力度。在该行的统筹推进下,2022年常宁珠江村镇银行成功编制并发布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全市16家法人银行机构实现了环境信息披露全覆盖。此外,创新将绿色金融考核纳入外汇指定银行年度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推动建设银行衡阳市分行等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有了明显提升。
为有效落实绿色金融各项工作举措,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成立工作专班,在全辖深入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稳增长”行动、“走基层、送服务、解难题、促发展”专项活动,多次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绿色金融宣传和银企对接活动,一季度班子成员累计带队走访园区、企业、基层一线30余次,协调解决市场主体融资“急难愁盼”问题50余个,推动银行机构签约项目313个、签约授信金额856.9亿元,有效助力绿色金融赋能低碳经济发展。
立起产融结合“风向标”
“由于初期占用资金多、材料供应不及时、光伏设备购置资金短缺等,我们的项目进度一度受阻,多亏了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的支持,现在项目可以如期开工了。”中电投耒阳40MW林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主要负责人高兴地说道。这位负责人所说的项目是耒阳市重点项目之一,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益,正式投产后平均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5239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2万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0.58吨,氮氧化物18.96吨,二氧化碳4.26万吨。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了解到企业需求后,鼓励金融机构对接,引导建设银行衡阳耒阳支行采用“政府主导+内部银团”模式,成功为该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1.75亿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也是企业抢抓政策和市场机遇,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耒阳市现代金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的耒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6.59亿元,配置两条600吨/天的垃圾焚烧发电生产线,每天可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超500吨,日发电量约20.08万千瓦时,在获得建设银行4.25亿元绿色贷款后,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有效解决了耒阳市城乡垃圾出路问题,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工作目标。
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始终坚持绿色生态与产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的工作理念。近年来,全市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煤炭清洁等新产业新业态正受到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青睐。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领域不断倾斜,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市基础设施绿色升级贷款153.2亿元,同比增长126.1%;节能环保贷款71.1亿元,同比增长143.7%;清洁能源产业贷款46.4亿元,同比增长110.2%。
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
衡南县丰旺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从事生猪养殖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经历非洲猪瘟影响和污染管控后,该企业积极寻找低碳养殖渠道,计划在衡南县向阳镇新建一座存栏量达1.2万头的生猪养殖厂及配套沼气发电工程。在“走基层”专项行动中,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了解到该公司需求后,积极引导衡南浦发村镇银行对接该企业,历时4天为其发放了450万元的绿色贷款。目前该企业新建猪场及沼气发电工程已投入使用,现生猪年出栏2.4万头,沼气发电系统年发电72万千瓦时,成功实现了用低碳环保的方式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的愿景。
这只是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深耕绿色金融,绘就乡村振兴画卷的一个缩影。近几年,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通过将绿色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持续为绿色发展“增色”,为乡村振兴“添彩”。如衡阳某农业公司投资建设的“金甲梨园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项目”资金短缺问题严重,在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指导下,衡阳市农商行累计向该公司授信6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1.2亿元,园区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初现,园内1500亩金甲梨,是目前衡阳市规模最大的翠冠梨种植基地;1000亩蔬菜种植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极大丰富了衡阳人民的“菜篮子”;园区内生态水产养殖和林下禽畜养殖产品供不应求,极大丰富了当地农户的“钱袋子”。
打出创新驱动“组合拳”
“绿色金融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助力,离不开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我们的绿色金融创新与服务能力一直在不断提升。”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主要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鼓励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发有针对性的特色绿色信贷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全市碳金融产品体系,有效支持了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动工行衡阳分行运用402吨碳排放权质押和母公司保证的增信模式,为湘衡盐化办理282万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成为全省工行系统内和衡阳市首笔碳排放权质押票据融资。指导邮储银行衡阳分行率先在全市同业推出企业碳账户核算、个人碳账户平台“C邮记”,让绿色低碳行为可量化、可追溯并赋予价值,并相继推出“污水处理贷”和“垃圾处理贷”,分别向耒阳北控水质净化有限公司、衡南县家汇华宝环境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放贷款1455万元、2000万元。支持耒阳市农商行采用林权抵押方式为油茶种植户提供2.04亿元绿色贷款,有效支持了当地油茶产业的发展。如今,这样类似的碳金融产品在衡阳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在支持全市绿色经济发展方面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外,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支持高碳企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让金融助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在该行的指导和支持下,邮储银行衡阳分行开辟绿色审批通道,设置绿色贷款专项额度,在计划内信贷额度无法满足需求时使用专项额度给予信贷支持;衡山农商行采用“无还本续贷”“转贷基金”等方式将绿色企业续贷时间缩短到1天以内,续贷成本较其他渠道降低了93%;祁东农商行综合调降绿色信贷执行利率42个BP,全年直接让利达到1772万元。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