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优秀调研成果┃基层银行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研究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课题组
- 发布时间:2023-04-14 15:4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Z世代指1995年后出生的一代,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与“95前”相比呈现鲜明特点。随着越来越多Z世代青年员工进入基层银行工作,如何因材施教、因时而进、因势利导地做好该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成为抓好银行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以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以下简称“高新区支行”)为例,就基层银行如何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提出若干思路和建议。
2022年优秀调研成果┃基层银行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研究
【概要描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Z世代指1995年后出生的一代,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与“95前”相比呈现鲜明特点。随着越来越多Z世代青年员工进入基层银行工作,如何因材施教、因时而进、因势利导地做好该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成为抓好银行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以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以下简称“高新区支行”)为例,就基层银行如何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提出若干思路和建议。
- 分类:调查研究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课题组
- 发布时间:2023-04-14 15:48
- 访问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Z世代指1995年后出生的一代,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与“95前”相比呈现鲜明特点。随着越来越多Z世代青年员工进入基层银行工作,如何因材施教、因时而进、因势利导地做好该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也成为抓好银行业“后继有人根本大计”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主要以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以下简称“高新区支行”)为例,就基层银行如何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提出若干思路和建议。
一、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Z世代青年员工概况及开展该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一)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Z世代青年员工概况
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是隶属于农行宁波市分行的一家一级支行,共有本级部门6个、网点13家。至2022年末,该行共有员工258人,35周岁以内青年员工115人,其中95年后出生的Z世代青年员工46人,占全行员工的17.8%,占全行35周岁以内青年员工的40%。46人中,本科学历41人,硕士学历5人;经济金融类专业34人,其他专业12人;籍贯宁波大市39人,其他省市7人。整体来看该群体呈现出学历和综合素质较高、家庭生活物质条件优越的特点。该行2019-2022年共离职员工26人,其中Z世代青年员工5人,占比19%,主要离职去向以继续读书深造、跳槽同业或公务员事业单位为主。
(二)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开展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近年来,该行依托团委、工会等组织,深入开展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思想引导,奏强主旋律。成立团委委员为骨干,全体青年员工参与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形成“青年日常学+小组定期学+全体集中学”的学习模式。通过读书俱乐部、演讲比赛、微团课等方式丰富形式、加深理解,引领青年思想始终紧跟正确方向。二是紧跟时代,唱响流行音。一方面服务农行工作大局,开展青春建功行动,先后组织青年突击队、我为工作献一策等汇聚青年之力、发挥青年之智的系列品牌活动。另一方面服务Z世代青年需求,创新开展剧本杀、密室、户外拓展等线下减负减压活动和动漫作品、秀米设计、微视频展示等线上平台活动。三是关心关爱,谱写润心曲。通过团委“1+N”联系制度,了解青年所思所想,加强心理辅导疏导,以务实举措解决问题,如联动行内外资源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为外地青年员工解决住宿困难等。该行团委先后荣获“宁波市五四红旗团委”“农总行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二、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
困境一:灌输说教还是互动体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与Z世代青年员工话语体系之间存在一定隔阂,导致管理层很难真正把话“说进去”
Z世代青年员工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及“冲浪的一代”,价值观多元,创造力丰富,思维活跃,个性强烈,傍身技能多,往往是“斜杠青年”。倾向于使用网络用语和非正式语言,一方面心怀“地球村”、关注“大世界”,另一方面也乐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呈现出“圈层化”的特点。从基层银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看,多以“官方式”灌输和“填鸭式”说教为主,话语体系正统、严肃,与该群体熟悉的日常语境差异较大,在青年思想活动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情况下,较难对该群体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甚至容易引发逆反情绪。
困境二:自上而下还是柔性开放?——传统银行组织管理模式与Z世代青年员工职业期待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导致管理层很难真正把身“摆进去”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规章制度多,比一般企业更强调组织服从、行政命令和规则意识。Z世代青年员工自我意识强烈,精神诉求多元,不愿被“束缚”,相对缺乏团队精神和服从观念,不把领导视为“权威”的现象较为普遍。从调研中发现,该群体入行后大多在基层网点从事柜面经理岗位,柜台在监控之下让他们觉得“有点拘束”“不太自由”,工作内容单一让他们觉得“有点无聊”“缺乏挑战”,无法朝九晚五、正常双休让他们觉得“社交圈缩小”“性价比不高”。他们期待打破边界、自由发声,憧憬柔性开放、持续保鲜。然而“骨感的现实”与“丰满的理想”间存在强烈的错位与反差,极易让他们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引发情感上的抵触,造成焦虑困惑的情绪。
困境三:外部驱动还是内部驱动?——传统银行激励约束机制与Z世代青年员工成长诉求之间存在一定冲突,导致管理层很难真正把心“融进去”
Z世代青年员工往往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好,学历高、眼界宽,在职业选择中更重“精神”,更轻“报酬”,对他们而言,价值观认同往往高于KPI驱动。从调研中发现,有的青年员工进入银行只是出于父辈的期待或当做“短期跳板”,自身对职业选择较为迷惘,“试了再说”“不行再跳”是他们的心态,当职业发展与预期不符时往往“不愿将就”,选择离职;有的青年员工被“贴上标签”,同时又非常想实现自我价值,急于“撕下标签”,假如在工作中不加以适当引导,极易产生“无力感”,造成“眼高手低”;有的青年员工面对银行要求高、标准严、考核多、指标杂的现状,对未来和现实较为焦虑,在“内卷化”严重的当下更倾向于选择“躺平”“佛系”。
三、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课题组针对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三大困境,结合农行宁波高新区支行实际,开展了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调研,提出要以《意见》为遵循,在了解和理解该群体基础上因材施教地融入他们、因时而进地服务他们、因势利导地引领他们,采取“三破”、“三解”、“三答”等措施重塑沟通机制、组织机制、动力机制,从而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逻辑框架如下图:
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分析逻辑框架
(一)重塑沟通机制:丰富话语体系、因材施教“融入”,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1.找准症结,实现开篇“破题”。破解本文第二部分总结的三大困境关键在于“知己知彼”、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精准“破题”。其一,管理层要具有平常心,从心态上破除“高高在上”的“傲慢与偏见”。只有平等、公正地去了解Z世代青年员工,多些“亲和力”,才能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其二,管理层要具有同理心,多些“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每个青年员工都有自身特点,可以说“横看成岭侧成峰”,为此,管理层要善于挖掘并运用他们的闪光点,杜绝只“贴标签”不“撕标签”。其三,管理层要具有宽容心,给予Z世代青年员工“试错”的空间和时间。管理层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该群体,对他们施以“给进步以时间”的宽容,才能换取青年员工主动谋求“给时间以进步”的成长。
2.用活载体,实现思想“破冰”。要顺利实现Z世代青年员工的思想“破冰”,就要把价值观的“盐”撒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汤”,循序渐进、春风化雨。一是“占领阵地”。Z世代青年员工活跃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最终实现融入“朋友圈”、“占领阵地”、交相辉映。该群体喜欢B站、抖音、小红书,那么,管理层就要善于运用以上新媒体,将“思想阵地”打造得前沿前卫,用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青”说“新”语。用“青年的语言”“新颖的角度”讲述“青春心向党”的故事,从灌输式说教向渗透式引导转变。比如,集体观看动漫视频《那年那兔那些事》并开展观后感分享,从而激发青年员工的爱国主义精神。
3.打造“爆款”,实现思维“破圈”。Z世代青年员工往往具有一定的“先锋意识”,喜欢追逐“亚文化”。课题组认为,要顺利实现该群体的思维“破圈”,就要努力寻找Z世代青年思维“支流”与主流意识形态“干流”间的“联结点”,打造若干引流“爆款”,让该群体被主流意识形态“圈粉”、为核心价值观“带盐”。其一,开辟线上渠道,赢取青年“关注度”。依托微信企业号设立“青说新语”“我来找茬”等青年员工专区,让各类推送更随潮流、更有新意、更具品质。打造“团团菌”“小青团”等“虚拟IP”和“意见领袖”,以兴趣、情感和友谊扩大组织联系、深化教育引导。其二,开展各类原创性线下活动,博得青年“好感度”。针对时事热点开展互动研讨,在Z世代青年员工中引领高雅、时尚、健康的主流文化。比如针对2022年2月冬奥会开幕,可以集体观看开幕式并抛出“文化自信”的关键词,从风靡赛场的Z世代奥运健儿摘金夺银出发抛出“拼搏、奋斗”等关键词,从热点中汲取精神养分。其三,让Z世代青年员工“反客为主”策划活动,提升青年“参与度”。面向Z世代青年员工开展活动策划大赛、创意项目评比,选出若干该群体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高赞”团建项目,后续活动报名、现场组织、宣传推广也交由该群体来“项目化运营”,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历练。
(二)重塑组织机制:探索柔性管理、因时而进“服务”,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
1.开拓思路会“解题”。一是有解题的思路。开展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动态问卷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就助力该群体快速成长成才提出富有前瞻性的思路与建议,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度”。借鉴场景化思维,比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线下打卡、线上答题活动,追寻本地红色“根脉”,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度”。与系统内外单位多交流学习,寻找新思路,触发新启迪,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阔度”。二是有解题的方法。管理层要以终身学习为目标,不断“解锁”新技能,主动学习Z世代青年员工的语言体系,关注他们所关注,热爱他们所热爱,掌握青年认知规律。为他们“精准画像”,建立台账,群组管理,分类施策。坚持问题导向和潮流导向,比如针对“新国潮”和文化自信,可将传统文化元素、重要传统节日等融入思政教育、合规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
2.网状联动能“解忧”。一是打破信息传递“竖井”,提升认同感。尝试组建“青年福利社”等组织,实施社员聘任制,赋予青年员工更多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符合保密要求前提下,让Z世代青年员工能够有“窗口”获取信息、有“平台”自由发声,破除该群体对单位中心工作“不关心”“无所谓”。二是探索柔性管理模式,提升责任感。鼓励牢树创新理念,倡导打破条线和部门间的“玻璃门”,打造更加开放、更为融合的组织体系。比如向全行招募有短视频拍摄特长的青年员工,加入场景业务推广柔性小组,运营“视频号”“抖音号”等,将兴趣爱好转化为营销推广的渠道技能。三是丰富青年职场体验,提升归属感。针对Z世代青年员工“孤而不独”、兴趣广泛的特性,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套餐”和“福利清单”。比如组建桌游、电竞、露营、密室逃脱等各类俱乐部系牢“纽带”,孵化“夜跑团”“读书会”等各类青年社团打造“阵地”,开展“话剧票团购”“会员权益秒杀”等各类活动提增“福利”,积极融入圈层,主动满足需求。
3.工作赋能善“解惑”。一是完善“导师”机制。工作上实施师傅带徒弟制度,开展岗位“传帮带”和答疑解惑,定期反馈阶段性结对活动成果,帮助他们找准方位、廓清迷雾,推动适岗成才。生活上开展团委委员与新入行员工结对活动,通过向异地员工提供集体宿舍、组建“青友团”帮助婚恋交友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帮助他们平衡心态、理顺情绪,推动拴心留人。二是涵养研究精神。开展课题研究、热点讨论,培养青年员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性和思考能力。举办各类建言献策活动,比如业务流程“微创新”、“金点子”青年创新创效、“营销好案例”征集等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员工服务大局的激情。三是丰富培训体系。通过直播或视频形式推送各类产品知识要点和营销技巧课程。推出培训课程菜单,让Z世代青年员工可自主“点单”,最终以积分高低评选“学习之星”。
(三)重塑动力机制:实施多维激励、因势利导“引领”,提升Z世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1.拓展三条“动线”,让“答题”有招。一是党团联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等为契机开展“青年大学习”,提增青年员工“红色基因”。实施团委委员“分片包干制”提升辐射,加大“推优入党”“推优荐才”工作力度,为优秀青年才华施展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创建带动。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推动青春建功。组建“青春工作室”和“青年突击队”,鼓励多想“金点子”、多献“好计策”,铸造“有需必应、有需速应”的形象,确保团的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榜样触动。开展五四青年表彰大会、红色基地参观等主题活动,感召青年,涤荡心灵。在系统内选树一批行内青年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以身边事带动身边人,激起一股爱岗敬业、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和正面能量。
2.开展职场“体检”,让“答疑”有力。一是实施青年员工成长计划。制定《新员工成长手册》、青年员工成长积分管理办法,开展“前浪后浪成长对话会”“职场大咖圆桌分享”“真人图书馆”等活动,帮助他们规划路线、明晰路径、“起好步”。通过上岗考试、积分排名、实施“穿透式考核”、开展“一天跟班计划”等手段,为青年员工“定好位”。二是实施青年员工成才计划。通过岗位轮换、跟班学习、选聘内训师等多种方式为青年员工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青年从“躺平”到“起身”,主动成为复合型青年人才。积极动员优秀青年员工参加人才库竞聘和专业序列评聘,打破论资排辈的条条框框,为全行发展注入新鲜力量。
3.实施“蹲苗”培养,让“答辩”有方。针对Z世代青年员工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建议开展“蹲苗计划”,让他们平稳度过初入职场的“阵痛期”,顺利通过“风雨历练”“实践检验”“毕业答辩”,最终成长为“能扛事”的“岗位尖兵”。为此:一是对内打造创新创效“讲奋斗”的练兵场。鼓励青年员工针对知识盲点、能力短板和经验盲区开展岗位练兵、知识通关、技能比武,推动他们善读无字之书、苦练有用之功,找到个人理想与组织需求的结合点,将“小我”融入“大我”。结合数字化改革、普惠金融、浓情暖域等重点工作打磨“工匠精神”,提升青年骨干参与度和贡献度,让奋斗成为青春最动人的“注脚”。二是对外争做向上向善“讲奉献”的排头兵。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商场、进学校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折页、解答群众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树立农行青年良好社会形象。结合核酸采样、交通执勤、义务植树、爱心捐款等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雷锋形象,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本文获2022年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调研成果三等奖,发表时有删节;课题组组长:顾忠强;组员:刘静、吴晶芳、袁莹、陈杰;执笔:刘静)
(栏目负责人:高辰琛)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