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让消保之路越走越远——承德银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 分类:民生金融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王蕴
  • 发布时间:2023-03-23 18:3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又是一年“3·15”,承德银行全面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聚焦不同金融消费群体需求,形象生动地开展风险提示工作,进一步提升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消费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作为植根承德的本土银行,承德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消保之路越走越远——承德银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

【概要描述】又是一年“3·15”,承德银行全面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聚焦不同金融消费群体需求,形象生动地开展风险提示工作,进一步提升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消费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作为植根承德的本土银行,承德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 分类:民生金融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学习强国号
  • 作者:王蕴
  • 发布时间:2023-03-23 18:33
  • 访问量:
详情

   又是一年“3·15”,承德银行全面启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聚焦不同金融消费群体需求,形象生动地开展风险提示工作,进一步提升风险责任意识,优化金融消费环境,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作为植根承德的本土银行,承德银行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责任”扛在肩头。自成立以来,承德银行先后组织开展了“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万家”“送金融知识下乡”“小微企业宣传服务月”“反假币宣传”“存款保险宣传月”“打击非法集资宣传”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为广大金融消费者介绍金融知识,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新市民等重点人群,聚焦消费信贷、个人信息保护、金融数字化、理财打破刚兑、非法集资、养老诈骗、非法代理维权、利用疫情流调诈骗等热点问题开展宣传活动。与此同时,承德银行还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进行自主宣传,充分利用营业网点的便利条件,通过营业大厅、室内电视、海报、宣传折页的方式,向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知识,并通过电视、电台、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号、视频号等宣传阵地,围绕识别防范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进行风险提示,引导公众树立理性消费意识,提高合理维权能力。2022年,该行共组织开展集中性线下金融宣教百余次,通过线上微信专刊宣传43期,抖音视频号宣传12次,线上阅读量超6万人次,覆盖公众客群10万余人。

 

  “产品”当做抓手。一直以来,承德银行不断根据老百姓的需求,适时创新调整业务产品。比如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承德银行依托成熟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打造线上申贷放贷新模式,推出了“微业贷”“享e融”“享e花”“园丁贷”“装修贷”等系列特色产品,客户只需要通过手机银行、专属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就可以进行贷款申请,无需提供任何纸质资料、也无需到网点办理手续,最快可实现即审即放;根据涉农商户特点,推出了“惠农e贷”“酸枣仁e贷”“板栗e贷”“药商e贷”“食用菌e贷”等特色产品,切实满足“三农”资金用款的需求;为青年创业者量身打造“青扶贷”,专门支持无抵押、无担保的青年创业、就业、展业;针对卡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上线了信用卡、公务卡、VIP卡、单位卡、社保卡、商旅卡等诸多卡种,同时减免服务成本,各类免费服务项目达到百余项,每年为客户减免费用3500万元以上;搭建了惠生活、智慧水务、智慧医院、智慧社区、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多种跨业态场景平台,全年线上化场景交易271.4万人次,432.5万笔,涉及金额超5亿元,满足百姓就医就诊、生活缴费、在线教育等需求。

 

  “服务”立为根基。作为立足承德本土的地方银行,承德银行的稳健发展离不开“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理念,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是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该行通过规范评估审批机制和流程的方式,对产品服务、规章制度、业务规则、协议文本、收费定价、营销宣传、信息披露等与消费者权益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估审批,做到业务全流程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特别是在每次推出新产品的同时,注意服务细节,根据客户使用反馈情况,及时改进产品功能及服务流程,力争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体验。与此同时,为加强全员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构建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承德银行从提高从业人员服务客户水平的初衷出发,在做好日常柜面培训工作的同时,从网点整体营业环境及服务设施、员工服务礼仪标准、各岗位人员服务规范等方面入手,狠抓优服工作,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能力水平,把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落到了实处。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