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托:多措并举推动中国特色信托高质量发展
- 分类:资讯
- 来源: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2023-02-07 13:4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信托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诚信托作为人保集团投资板块重要成员,将不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新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走出中国特色信托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建设全球卓越保险集团贡献积极力量。找准“作用点” 守正创新 信托赋能实体经济新发展。
中诚信托:多措并举推动中国特色信托高质量发展
【概要描述】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信托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诚信托作为人保集团投资板块重要成员,将不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新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走出中国特色信托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建设全球卓越保险集团贡献积极力量。找准“作用点” 守正创新 信托赋能实体经济新发展。
- 分类:资讯
- 来源: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时间:2023-02-07 13:47
- 访问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信托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诚信托作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投资板块重要成员,将不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新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人民美好生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在服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走出中国特色信托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建设全球卓越保险集团贡献积极力量。
一、找准“作用点” 守正创新 信托赋能实体经济新发展
1.服务推进乡村振兴。运用“慈善信托+保险保障”“慈善信托+保险+期货”等帮扶新模式,以专业的受托管理能力为核心,深化拓展与重点客户合作渠道,积极开拓慈善信托项目,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有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有效防止致贫返贫。
2.服务推动重大基础设施、绿色金融产业发展。聚焦水利、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领域,加强与集团公司投资板块业务协同,持续推进与高信用等级客户的贷款、永续债、绿色金融等业务模式,不断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基金的募集和投资工作,积极助力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3.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紧密围绕科技强国战略,发掘信托制度功能价值,通过资金信托支持科创企业发展,服务对象涵盖航空航天、工业软件开发、精密仪器制造、新型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不断为国有科创企业提供发展新动能。
中诚信托联合人保资本共同设立“2022年中诚信托浦江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绿色金融产品信托,首期募集资金8亿元,用于支持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二、形成“增长点” 提升“温度” 增进服务民生福祉新质感
1.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稳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业务规模,加强并拓展同消费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深化助贷、联合贷业务合作模式,继续扩大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规模,不断助力中小微、民营企业复工复产。
2.大力发展标品信托业务。以受托型业务为基础,继续做大标品信托业务规模,加快主动型业务布局,培育提升自主管理团队和专业能力,探索形成标品信托业务发展新模式,不断提升人民财富保值增值水平。
3.主动布局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持续推动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等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完成“保险金信托业务创新培育计划”战略立项,加强与股东单位资源协同,深化信保合作,持续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探索企业重组、破产服务等信托业务。
4.努力提升财富管理水平。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及科技赋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提升客户体验,拓展财富传承及公益慈善信托等业务,更好地提供优质的资产配置和稳健的财富保值增值服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中诚信托创新“信托+保险”联合帮扶、“信托+保险+期货”联动帮扶等新模式,累计帮扶甘肃省临洮县等边远地区低收入群众和学生6万余名,有效防止返贫致贫
三、找准“着力点” 统筹施策 推动风险防范化解再获新成效
1.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牢固树立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主题的理念,持续推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风险偏好和策略,强化业务全流程风险管理,以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有效的举措,守好风险防控“三道防线”,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
2.风险项目化解处置取得更大成效。遵循“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按照“一项目一策”思路,探索出风险化解的“六种模式”,稳妥有序处置业务风险,加强协调、拓展合作,不断提升风险项目化解处置工作实效。
(编辑:苗爽;责任编辑:谷佩阳;栏目负责人:施融)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