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十年托付 金融相伴
- 分类:农村金融
- 来源: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
- 作者:俞豪
- 发布时间:2022-10-15 08:4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为“三农”发声,用行动诉说着党中央对农民朋友们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十年托付 金融相伴
【概要描述】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为“三农”发声,用行动诉说着党中央对农民朋友们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分类:农村金融
- 来源:浙江农村商业联合银行
- 作者:俞豪
- 发布时间:2022-10-15 08:46
- 访问量: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始终为“三农”发声,用行动诉说着党中央对农民朋友们的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十年倾心,只为擎画宏伟蓝图
我曾看过一幅元代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里面山林交融、天水一色,村落集镇点缀其间,生动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乡村秀丽景象,把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美好的农家生活表达的淋漓尽致,好一个世外桃源!
但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建设什么样的农村、怎样建设农村,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我国城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现代化发展规律,共产党人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展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征程上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我们的批示犹记在耳:希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总书记的批示下,禾城的同志拿起复工复产助推器,充分发挥接地气的特点,进村下乡了解农户的需求,响亮地告诉世人,我们要用金融活水资养一个村容整洁、乡风文明、邻里和睦、收入富足、医养无忧的好农村!
十年征程,只为坚守振兴战略
构建好的农村需要两点,一是要有方向,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是坚持,即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毫不动摇地完成这场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坚持总目标,就是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坚持总方针,就是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总要求,就是要以产业兴旺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以生态宜居为内在要求,以乡风文明为紧迫任务,以治理有效为重要保障,以生活富裕为主要目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那禾城人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如何?金融助力办法又有哪些?答案是“灵活实践两山理论,深化应用红船精神”。
十年磨砺,只为绽放最美笑靥
新塍镇的潘家浜村位于嘉兴西北角,5年前,因为农户养猪随地排放污水,导致河水黄中带灰,夏天气温一高甚至会发绿发白,臭气熏天。生猪养殖是鼓了村民的腰包,但牺牲的却是舒适清新的环境,潘家村的群众痛定思痛,毅然高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人手不足,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技术薄弱,科研院所倾情相助,资金馈乏,咱禾城人当仁不让!
转型重生的潘家村到处鸟语花香,廊前屋后尽享悠然自得,如今潘家村喜获全国文明村、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等,是长三角地区人气最旺的网红村之一,全年靠着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500万元,这下实现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那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庞,就是对禾城人金融付出最大的肯定。
现如今潘家村又开始深挖历史资源,以宋代古井与老知青馆为基础,着重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产业振兴,同时完善对千年古梓树的保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凤桥镇的凤桥社区位于嘉兴东南角,那里是养猪户老朱的家,因为养殖污染问题他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一没技术、二无设备、三缺资金,老朱的转型之路看不到一线光亮。这时禾城人打开思路,敢于跨界,多方联系给他指引方向,高效提供金融资金,成功让这位养猪汉跨界成为葡萄叔,丰收的喜悦飞上老朱刻满皱纹的脸庞。
面对乡亲们的笑容,我们却从未停步,抓紧着每分每秒,要把时间节省下来,要全身心投入到助力新农村建设中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普惠金融的暖心相伴。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无论是潘家浜村的发展还是老朱的同志转型,其背后都有禾城人的身影,但我们不会居功自傲,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然有我”的态度,以普惠金融为使命,全力让金融与农民、农业、农村相伴,让金融活水源源不断浇灌出下一个十年。(作者单位:禾城农商银行)
(编辑:苗爽;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