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油脂行业发展迅速 成熟期市护航保驾

  • 分类:民生金融
  • 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作者:刘日
  • 发布时间:2022-09-06 16:1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油脂工业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10年来,我国油脂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大豆压榨量居全球首位。油脂行业在中国的农业领域里国际化水平最高,中国大豆贸易总量占全球65%,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的油脂油料和大豆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十年,中国油脂行业,特别是大豆压榨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以中粮、九三等为代表的中国油脂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利用期货市场为其现货生产经营规避风险,保驾护航,实现了企业最终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油脂行业发展迅速 成熟期市护航保驾

【概要描述】油脂工业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10年来,我国油脂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大豆压榨量居全球首位。油脂行业在中国的农业领域里国际化水平最高,中国大豆贸易总量占全球65%,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的油脂油料和大豆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十年,中国油脂行业,特别是大豆压榨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以中粮、九三等为代表的中国油脂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利用期货市场为其现货生产经营规避风险,保驾护航,实现了企业最终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 分类:民生金融
  • 来源: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作者:刘日
  • 发布时间:2022-09-06 16:17
  • 访问量:
详情

   油脂工业是衡量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和作用。10年来,我国油脂消费量稳居世界第一,大豆压榨量居全球首位。油脂行业在中国的农业领域里国际化水平最高,中国大豆贸易总量占全球65%,位居世界第一,为全球的油脂油料和大豆市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十年,中国油脂行业,特别是大豆压榨行业规模不断扩张,以中粮、九三等为代表的中国油脂加工企业迅速发展,利用期货市场为其现货生产经营规避风险,保驾护航,实现了企业最终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油脂行业快速发展 内地企业稳步扩张

 

  2012以来,我国油脂压榨行业呈现了快速发展态势,来自博朗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加工能力从2012年的大约1.3亿吨提升至目前的约1.7亿吨,增幅约30%;大豆加工量从6000万吨增长到2021年近亿吨,增幅约60%;大豆进口量从5838万吨增至9652万吨,增幅65%。

 

  中国油脂压榨行业快速增长的十年,也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扩张的十年。在经历2004年-2005年的风波后,我国本土大型油脂企业快速发展:如中粮集团90年代初期在国内仅拥有100万吨左右的大豆加工能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布局,内外资兼顾的世界第四大油脂集团,加工能力已从2012年的1200万吨增长至目前的超2000万吨,大豆加工量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产能规模居亚洲第一,旗下的油脂生产企业已经达到32家,遍布全国13个省市。中储粮油脂年收入超过400亿元,加工能力已经从2012年的200多万吨增长到超千万吨。九三集团销售收入超450亿元,加工能力从2012年的900万吨增长超1300万吨。

 

  从整体看,我国油脂产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已经成为国内农业产业中风险管理水平最高的领域,有力服务国家战略,而期货市场的一路护航成为油脂企业不断战胜市场风险的法宝。

 

  无畏市场骇浪 油脂企业仗“期”一路前行

 

  与2004—2005年、2007—2008年等大幅波动期行业受到冲击、众多企业倒闭有所不同,在2019—2022年间,虽然油脂油料行业先后经历了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货币宽松等因素影响,但行业依旧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这是由于定价机制和风控能力提升,不断完善,催化了整个行业的变革。自21世纪初期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油脂压榨行业经历了从弱不经风雨到多次的整合,目前已经进入了依靠系统能力来发展的新阶段,是采购、套保、基差、汇率、压榨利润、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共同联合作用的结果。虽然2018-2019年大豆产业被再次推向风口浪尖,但整个油脂油料行业相对风平浪静,独善其身,这与行业企业娴熟和专业地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展风险管理密不可分。

 

  比如,我国压榨企业长期面临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进口国别集中度高、国际海运周期长等不利局面。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油脂油料产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我国油脂压榨行业面临两难选择,若大规模提前采购南美大豆,则采购周期较长,还面临美国大豆恢复正常关税时的价格暴跌风险;若不提前采购,整个行业可能面临下半年原料供应极度紧缺的风险。以中粮、中储粮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内压榨企业转向进口南美大豆并延长采购期限,在采购成本上涨、国内油粕价格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通过国内外期货市场锁定压榨利润,稳定了自身收益,保障了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据国内某大型企业介绍,在2018年4月和7月期间,该企业通过美国大豆期货市场采购远至2018年底船期的南美大豆货源,并在我国豆粕和豆油期货市场锁定压榨利润。在4月初美国公布拟加税中国商品清单后的一个月内,将预先采购的7-9月大豆的压榨毛利润锁定在400元/吨左右,在6月中旬美国宣布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的一个月内,将预先采购的9-11月大豆的压榨毛利润锁定在340元/吨左右。通过上述两阶段操作,该公司锁定超亿元的压榨毛利润。

 

  九三集团中垦国邦(天津)有限公司副总裁褚建宏表示,九三集团以大豆加工为主营业务,长期以来参与相关期货交易,采用100%套保的模式,不留期现敞口,即采购的大豆和压榨生产出的豆油、豆粕全部在期货市场套保。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公司不仅在境内外交易大豆及相关产品等10余种期货合约,还积极开展期权交易等。公司还通过基差交易等带动下游饲料养殖企业和经销商广泛参与期货交易,促进下游通过多品种多手段套期保值、稳定经营。

 

  丰富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市场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油脂油料产需缺口大,对外依存度高,价格波动频繁,产业链条长、市场主体多、相关产业避险需求强烈。针对行业的需求,期货市场不断推出了系列油脂油料品种,目前已经上市了大豆、豆粕、豆油、棕榈油等期货品种和豆粕、棕榈油期权工具,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品种体系。与此同时,大连商品交易所近年来持续完善油脂油料避险链条,推出棕榈油期货、期权国际化业务以及基差交易、标准仓单等场外业务和指数产品,初步构建起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工具齐全,期货与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与境外连通的衍生产品体系。

 

  随着对期货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入,期货已成为江苏省江海粮油辅助生产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主要工具。江海粮油成立于1988年,一直坚持走“期现货相结合”发展模式。“江海粮油成立三十多年来,从小到大,一步步成长起来,见证了数次行业大规模的兴衰,每一次价格波动周期,行业内都要淘汰一批企业。但2019—2021年,面对全球贸易争端、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油脂行业没有出现‘大洗牌’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产业普遍开展基差交易,企业的风控意识和风控能力大幅提升。”江海粮油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陈礼华说,近年来,江海粮油抓住行业红利期,利用期货市场,大力开展进口采购、套期保值、基差销售或交割业务,进口量从2015年的15万吨增至2020年的近50万吨,油脂销售收入从20亿元增加到70亿元,经营利润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近年来,江海粮油不断优化套期保值模式,从单一的采购套保和以基差销售或者交割兑现利润的业务模式,逐步转向以套期保值为基础,综合利用跨期交易、跨品种交易、含权贸易优化套保利润。”陈礼华表示,实体企业运用期货衍生工具的模式一再升级,可以说,期货市场提升了整个油脂油料产业抗风险的能力。

 

  从国际油脂行业发展看,ADM、邦基、嘉吉、路易达孚等国际大型粮食贸易及加工企业已将期货市场深度融入自身的生产经营各环节。在国内市场中,目前国内90%以上的大中型油脂油料企业、85%以上的棕榈油进口企业深度参与期货市场。从2012年大量企业参与期货套保,到2016年企业广泛采取基差贸易,再到2020年企业运用期权及场外衍生工具,伴随着国内油脂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壮大,油脂行业企业运用期货等衍生工具也是“步步高升”。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商所将加快大豆、油料系列品种和工具创新,高质量做好涉农产品工具供给,推动相关油脂油料产品期权上市,研究推进有关油脂油料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为实体企业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提供常态化、多角度的培训支持,推动期货市场更好服务油脂油料产业。”(作者单位:大连商品交易所)

 

(编辑:苗爽;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