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以金融伦理治理践行为民监管初心使命

  • 分类:创新金融
  •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作者:陈璇
  • 发布时间:2022-09-05 17:2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是银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宗旨。但近年来,银行保险业突破公序良俗行为屡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屡查屡犯,明显削弱了金融服务质效;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引发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面对这些背离金融服务初衷的问题和矛盾,泰安银保监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从“为民监管”情怀出发,以“监管为民”实践落脚,探索开展金融伦理治理,旨在通过监管引领,校准金融伦理标准,防范金融活动全过程、金融服务全周期的伦理风险,提升根治违法违规行为、市场行业乱象、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软能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金融伦理的知行合一。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以金融伦理治理践行为民监管初心使命

【概要描述】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是银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宗旨。但近年来,银行保险业突破公序良俗行为屡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屡查屡犯,明显削弱了金融服务质效;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引发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面对这些背离金融服务初衷的问题和矛盾,泰安银保监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从“为民监管”情怀出发,以“监管为民”实践落脚,探索开展金融伦理治理,旨在通过监管引领,校准金融伦理标准,防范金融活动全过程、金融服务全周期的伦理风险,提升根治违法违规行为、市场行业乱象、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软能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金融伦理的知行合一。

  • 分类:创新金融
  •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 作者:陈璇
  • 发布时间:2022-09-05 17:29
  • 访问量:
详情

   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满意是银行保险业监管工作的核心要义和根本宗旨。但近年来,银行保险业突破公序良俗行为屡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批评;违法违规行为屡查屡犯,明显削弱了金融服务质效;消费者权益保护不到位引发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体验感和满意度。面对这些背离金融服务初衷的问题和矛盾,泰安银保监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为民监管”情怀出发,以“监管为民”实践落脚,探索开展金融伦理治理,旨在通过监管引领,校准金融伦理标准,防范金融活动全过程、金融服务全周期的伦理风险,提升根治违法违规行为、市场行业乱象、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软能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金融伦理的知行合一。

 

  一、金融为民属性决定了金融伦理治理的先发必要性

 

  银行业保险业既是金融企业,更是公众企业,一举一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金融伦理是金融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既是风险管理的文化基石,更是价值管理的必然取向。泰安银保监分局在广泛调研、系统集成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辖区实际的金融伦理准则要求,健全多方协同共治的金融伦理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促进创新与防范风险相统一、自我约束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治理原则,塑造金融向善的文化理念。总的要求是坚持“伦理先行、敏捷治理、遵循规律、系统思维”,指出要在遵法、守纪、合规的前提下,将公平正义、公序良俗、道德规范等金融伦理要求贯穿金融设计、宣传、营销、交易、售后、消保维权以及产品创新、金融服务等金融活动全过程,把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纳入金融伦理发展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同提升。同时坚持用系统思维抓好金融伦理治理,内部管控、行业自律与外部监管、社会监督四轮驱动,构建“落实机构主体责任、建立行业协作机制、强化外部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

 

  二、金融利民理念推动了金融伦理治理的主动嵌入性

 

  泰安银保监分局将银行保险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金融利民的新发展理念贯穿金融活动全过程,提出“服务普罗大众、普惠金融权利、遵从公序良俗、严守信息安全、确保金融稳定”五项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确保金融发展成果惠及全部市场主体;要求金融机构及从业人员尊重社会全体成员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并采取措施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受教育权、自主选择权等金融消费基本权利;要求金融活动依法守纪合规,遵从公序良俗,坚持诚实守信,力促公平公正,不得利用格式化条款形成事实不对等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要求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信息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工作,严禁侵权行为;要求金融机构树立正确行业价值观,防止个体逐利导致“合成谬误”,防范过度逐利形成“羊群效应”,防止无序创新造成“脱实向虚”。

 

  三、金融惠民要求确定了全周期重塑伦理标准规则的最大覆盖性

 

  实现金融惠民,不仅要推动金融资源有效供给,更要把握好金融发展和伦理求善的跷跷板。泰安银保监分局针对设计创新、金融营销、业务活动、服务收费、交易合作、售后服务、消保维权、金融科技八个方面制定了40项行为标准和伦理规则,力求对金融活动全过程伦理标准进行校准和纠偏。设计创新伦理包括金融产品设计研发立足金融功能定位,围绕风险管理和服务实体经济本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社会公序良俗,金融服务设计符合可得性、便捷性、广覆盖、易操作等要求,金融创新不得以套利为目的,不得促成逆向选择或者违背金融伦理引发道德风险等。金融营销伦理包括不得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不得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形成过度负债等。业务活动伦理包括银行保险机构践行“公众企业”属性,承担社会责任,践行绿色金融,应遵从客户意愿办理业务,不得过度引导消费者通过自助渠道、线上等办理业务等。服务收费伦理包括规范金融服务各环节收费管理,维护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执行明码标价的有关规定,对特定对象坚持服务优惠和减费让利原则等。交易合作伦理包括严禁因拼抢市场份额引发或参与恶性竞争,不得签订“抽屉协议”隐匿真实交易情况,避免自身失信行为,遵从行业自律约束,不得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等签署不合理排他协议,不得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授权合作机构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等。售后服务伦理包括积极为消费者提供还款提醒、续保提醒等服务,做好客户回访工作,勘察定损、调查核实要及时高效,落实案件赔付服务承诺,做好对拒赔异议案件的调查、复核和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解释与说明工作等。消保维权伦理包括严格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和机构主体责任,对重复访、多头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对引发投诉较多的销售、理赔、服务等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伦理校准等。金融科技伦理包括在产品和业务流程设计上落实客户信息安全控制和风险提示,有效管理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来源和质量,设置偏见控制机制,严格控制数据授权范围,遵循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原则披露消费者信息,明确约定涉及客户资料交接的对外合作保密条款等。

 

  四、金融善民属性决定了做好激励相容的多方协同性

 

  将为人民服务内化于监管职责,外化于使命担当,必须形成一套完善的金融伦理治理体制,推动金融向善真正落地。泰安银保监分局提出从明确伦理规范和行为管理标准、优化人员聘用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举报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三个方面健全金融伦理治理制度,从压实机构主体治理责任、发挥社会团体的自律治理功能、强化外部监管的联动治理效果三个方面构建金融伦理治理体制,通过加强金融伦理教育和宣传,培育银行保险业恪守职业道德的伦理文化,提升公众的金融伦理认知能力和金融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鼓励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的机构设立“首席伦理官”,对经营管理、风险控制有决策权或重要影响力的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监督和制衡;行业协会要建立违反金融伦理要求的机构、人员“灰名单”以及“背离金融伦理”案例库;监管部门要定期对银行保险机构金融伦理治理情况开展监管评估,指导机构自评、行业互评,防止和纠正新产品、新服务“带病上线”,将频繁出现背离金融伦理治理要求的机构纳入重点监管对象。

 

  五、金融信民体系带动了机制体制建设的内生性

 

  金融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更重要的是通过金融信用的建设和提升,带动提升社会整体信用。泰安银保监分局通过把金融伦理治理作为乱象整治、规范建设、案件防控、信访消保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督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制定本机构关于金融伦理治理的实施意见,编制金融伦理治理手册,细化落实关于加强金融伦理治理的各项工作部署,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分工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将金融伦理治理嵌入内部制度、工作机制、风险防控全过程,部分行上级行已要求泰安分行试点成熟后提级在全省推广,已初步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和工作实践。此外,指导市银行保险行业协会分别组织金融伦理治理启动仪式,向社会发布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伦理治理宣言》,聘请多名金融伦理社会监督员实施舆论、投诉、咨询一体化监督,初步形成了金融伦理治理与服务大众、普企惠民、消保维权、金融维稳一体推进的发展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步趟出了“人民满意”的“泰安道路”。(作者单位:中国银保监会泰安银保监分局)

 

(责任编辑:高辰琛;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