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中国东方积极助力我国航空工业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推动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 分类:创新金融
- 来源: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张方博
- 发布时间:2022-08-07 09:2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2021年以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联合多家公司发起设立航空资产调整基金,积极助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中国东方积极助力我国航空工业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推动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概要描述】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2021年以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联合多家公司发起设立航空资产调整基金,积极助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
- 分类:创新金融
- 来源: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张方博
- 发布时间:2022-08-07 09:21
- 访问量: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因此,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2021年以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东方)联合多家公司发起设立航空资产调整基金,积极助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
强强联合,推动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东方作为全国性五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一直以保全国有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改革为使命,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金融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航空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技术、经济、国防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集团)作为龙头企业,一直在航空工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航空工业集团现已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科研、试验、生产相配套、具备研制生产当代先进航空装备能力的高科技工业体系,发展了各类型、各种用途的飞机、发动机、导弹,开发了数千种民用产品和外贸产品,极大地推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让金融活水更多、更好地流入实体经济, 2021年以来,中国东方联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国新)、中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航资产)发起设立航空资产调整基金,探索盘活航空工业集团存量资产新路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助力航空工业集团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狠抓重点,充分发挥调整基金优化配置作用。航空资产调整基金首期规模30.9亿元,着眼于可溢价和可转让的“两非”、“两资”及改革调整类资产,对上述调整错配类资产进行资源配置、市场化运作,实现赋能增值后退出。同时,推动形成以人才、工具、管理为核心要素的市场竞争力,成为连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实焊点。基金在提高资产处置效率与效益的同时,在结构、分类、价值上重构错配类和调整类资产。这不仅可以促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高效助推国企高质量转型发展,也充分体现了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为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十四五”已开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点,中国东方将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继续发挥特殊资产盘活处置经验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政策优势,深化改革、实干见效,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