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大商所扎实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脚踏实地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 分类:金融品牌
  • 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 作者:赵江元
  • 发布时间:2022-07-20 16:0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时的寄语,也是大商所在新时代稳步健康发展的指针。回首近十年来路,大商所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恪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经过十年发展,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封闭的偏居东北一隅的区域性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的战略转型。目前,大商所正围绕产品创新、技术驱动、生态圈建设三大主线,加快建成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努力走出中国特色期货市场的成功之路。

“非凡十年 人民金融”主题征文|大商所扎实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脚踏实地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

【概要描述】“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时的寄语,也是大商所在新时代稳步健康发展的指针。回首近十年来路,大商所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恪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经过十年发展,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封闭的偏居东北一隅的区域性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的战略转型。目前,大商所正围绕产品创新、技术驱动、生态圈建设三大主线,加快建成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努力走出中国特色期货市场的成功之路。

  • 分类:金融品牌
  • 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 作者:赵江元
  • 发布时间:2022-07-20 16:03
  • 访问量:
详情

   “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是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时的寄语,也是大商所在新时代稳步健康发展的指针。回首近十年来路,大商所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恪守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经过十年发展,初步实现了从单一、封闭的偏居东北一隅的区域性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的战略转型。目前,大商所正围绕产品创新、技术驱动、生态圈建设三大主线,加快建成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所,努力走出中国特色期货市场的成功之路。

 

  持续丰富完善产品体系,构建良好市场生态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交易所后,大商所通过加快产品创新推动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成效,开拓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开创期货市场中多项“首个”:2013年先后上市了全球首个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我国首个生鲜品种的鸡蛋期货,2017年上市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2020年,大商所品种由农产品、化工、黑色三大板块拓展至能源,液化石油气期货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期货、期权同步上市的品种;2021年初,我国首个活体交割期货品种――生猪期货等衍生品工具,开始为我国规模接近2万亿、关系国计民生和乡村振兴的大产业提供服务;2018年、2021年铁矿石期货、棕榈油期权先后引入境外交易者,高质量对外开放实现稳起步,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提供高水平支持。十年间,大商所期货品种已达21个,期权8个,产品体系持续丰富,有效覆盖农业、能源化工、煤炭矿产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场外市场作为促进场内定价能力提升的期货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场内场外协同的衍生品市场也是大商所的重要目标。2020年12月15日,大商所以“深化服务期货市场功能、促进现货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解决企业融资配套问题”为发展目标,创造性地启动了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一年多来,大商所持续扩大场外业务对实体产业的覆盖面,丰富交易模式和交易功能,形成覆盖包括标准和非标准仓单交易、基差交易、商品互换、场外期权等在内的多种业务模式,并在农产品、能源化工、钢铁原燃料三大产业板块组建起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期货风险管理公司为补充、向上下游辐射的市场参与者生态。截至2021年底,共有192家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作为场外会员参与,场外开户企业总数达635家,场外各项业务成交总规模达612亿元,具有大商所特色、有活力的场外市场生态格局与发展路径已经形成。

 

  筑牢风险防控底线,深耕细作助力国家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大商所牢记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政治使命,遵循党和国家对期货市场的方针政策,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维护期货市场稳定切实服务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大局。十年来,多次化解外部宏观形势、国际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冲击。特别是面对今年以来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量化宽松等因素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大商所坚决贯彻“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在大豆、玉米、铁矿石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品种上多次采取风控措施,为资本参与设置“红绿灯”,有效抑制过热交易。加大力度“零容忍”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好期现联动监管,不断强化市场监测,切实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同时,大商所主动将期货市场建设放到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中考虑,不断探索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成功之路。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家期货交易所,助力“东北振兴”战略是大商所的应有之义。多年来,大商所充分发挥期货业的独特优势,以已上市品种为纽带,推动金融、仓储、物流等资源集聚辽宁,引导支持区域内企业和农户利用大连期货市场、有效管理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努力为大连“两先区”“三中心”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并基于粮食主产区特点,加强对东北种粮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粮食企业负责人开展市场知识培训,累计投入约6亿元,有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担当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此外,大商所也持续推动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服务各区域平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在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多年来共设置近290个交割库,推动物流、产业配套协同,促进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集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紧跟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和巩固落实成果,主动帮扶、派驻挂职干部,通过“保险+期货”扶持地方主导产业,发展深加工产业,助力实现循环经济。

 

  脚踏实地服务实体企业,助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前,大商所通过“千村万户”、“千厂万企”、产业大会等多个产业服务品牌,开展了“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等产融结合模式来服务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大商所加快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整合各方资源,逐步形成了包括“保险+期货”、“DCE·产业行”、“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等市场服务模式与平台,市场服务能力与水平迈上新台阶。

 

  作为近年来我国利用市场化机制开展农产品价格风险分散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模式,“保险+期货”连续七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从稳步扩大试点到优化完善模式,“保险+期货”发展之路已经遍布全国大地,成为了期货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模式。大商所七年间合计投入资金约9亿元,共开展“保险+期货”项目600余个,涵盖玉米、大豆、生猪等9个品种和指数,覆盖2892万亩土地,总现货量1457万吨,理赔12.76亿元,160万户农户受益。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大商所已将“保险+期货”从最初的价格险衍生出更具保障内涵的收入险,从最初的种植领域拓展至价格风险更为突出的养殖业,从交易所补贴充当保费主力军到“政府+农户+交易所”保费多方共担的合理结构,从单纯保障农业生产阶段风险延伸至“保险+期货+银行+龙头企业”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同时,大商所于2018年推出了“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依托“保险+期货”模式为广大农户及涉农单位提供风险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多年来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仅在2021年中,大商所就投入约2.56亿元,支持239个“保险+期货”项目完成运行。

 

  此外,大商所先后推出“DCE·产业行—走进产融培育基地”“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等服务品牌,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企业运用衍生品工具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目前,大商所在各类企业、机构等单位挂牌设立产融基地67个,“企风计划”2021年共支持165家企业参与了154个项目,覆盖大商所15个期货品种和8个期权品种,企业实现收益超6400万元。

 

  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丰富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实体水平,大连期货市场的基础性功能发挥情况日益良好:2021年,参与大商所市场交易的客户102万户,其中单位客户数达2.77万,参与铁矿石、豆粕等17个期货品种交易的单位客户均超过5000户,市场参与者结构持续改善;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反映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发挥水平,2021年铁矿石、玉米、豆粕等主要品种的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均超过90%,已有3万余家产业企业利用大商所市场进行贸易定价以及风险管理,国内70%的豆粕和棕榈油、50%以上的豆油等现货贸易采用大商所价格作为定价基准,价格发现功能发挥良好;法人客户的参与程度体现了期货市场相关品种的运行质量,2021年大商所期货市场法人客户成交占比达到45%,而2012年这一数字仅为9.5%。

 

(责任编辑:潘思琪;栏目负责人:刘一林)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