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视频出席“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 分类:国际金融
- 来源:中国银行
- 发布时间:2022-01-17 13:4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在沪举办,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视频出席,并以“全球流动性变化与金融机构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发表演讲。 刘连舸表示,全球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改善了全球流动性,推动经济从疫情冲击中恢复。截至2021年底,全球前十大经济体央行累计加总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超过35万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50%以上。宽松的流动性改善了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然而,流动性推动的全球经济复苏更多是表面繁荣,实体经济竞争力和企业生产率没有实质性提升。流动性泛滥导致的复苏分化、物价走高、债务攀升、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和跨境资本无序流动,为未来经济增长埋下风险隐患。 刘连舸认为,2022年全球流动性将面临拐点,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全球利率中枢将抬升。对金融机构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积极方面看,利率水平上升将改善金融机构净息差,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盈利水平。美元资产回报率将会提高,全球化的金融机构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改善自身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从消极方面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将进一步暴露。流动性收紧将会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可能给尚未恢复元气的实体经济部门带来新的融资约束,企业信贷和债券违约概率将会增大,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带来一定挑战。 刘连舸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变化,提前制定预判方案。一是关注全球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变化,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绿色资产、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关注全球流动性变化对贫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加大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和贫困个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共同富裕。三是各国央行应加强货币政策沟通与协调,降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和意外冲击,为全球经济金融营造更加良性、稳健的发展环境。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经济金融领域的国际间对话,促进金融行业合作发展。截至目前,论坛成员单位已覆盖资产规模排名全球前100位的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视频出席“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概要描述】“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在沪举办,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视频出席,并以“全球流动性变化与金融机构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发表演讲。
刘连舸表示,全球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改善了全球流动性,推动经济从疫情冲击中恢复。截至2021年底,全球前十大经济体央行累计加总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超过35万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50%以上。宽松的流动性改善了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然而,流动性推动的全球经济复苏更多是表面繁荣,实体经济竞争力和企业生产率没有实质性提升。流动性泛滥导致的复苏分化、物价走高、债务攀升、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和跨境资本无序流动,为未来经济增长埋下风险隐患。
刘连舸认为,2022年全球流动性将面临拐点,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全球利率中枢将抬升。对金融机构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积极方面看,利率水平上升将改善金融机构净息差,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盈利水平。美元资产回报率将会提高,全球化的金融机构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改善自身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从消极方面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将进一步暴露。流动性收紧将会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可能给尚未恢复元气的实体经济部门带来新的融资约束,企业信贷和债券违约概率将会增大,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带来一定挑战。
刘连舸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变化,提前制定预判方案。一是关注全球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变化,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绿色资产、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关注全球流动性变化对贫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加大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和贫困个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共同富裕。三是各国央行应加强货币政策沟通与协调,降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和意外冲击,为全球经济金融营造更加良性、稳健的发展环境。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经济金融领域的国际间对话,促进金融行业合作发展。截至目前,论坛成员单位已覆盖资产规模排名全球前100位的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 分类:国际金融
- 来源:中国银行
- 发布时间:2022-01-17 13:47
- 访问量:
1月15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海苏河湾峰会”在沪举办,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视频出席,并以“全球流动性变化与金融机构的机遇和挑战”为题发表演讲。
刘连舸表示,全球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改善了全球流动性,推动经济从疫情冲击中恢复。截至2021年底,全球前十大经济体央行累计加总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超过35万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50%以上。宽松的流动性改善了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然而,流动性推动的全球经济复苏更多是表面繁荣,实体经济竞争力和企业生产率没有实质性提升。流动性泛滥导致的复苏分化、物价走高、债务攀升、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和跨境资本无序流动,为未来经济增长埋下风险隐患。
刘连舸认为,2022年全球流动性将面临拐点,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全球利率中枢将抬升。对金融机构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积极方面看,利率水平上升将改善金融机构净息差,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盈利水平。美元资产回报率将会提高,全球化的金融机构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改善自身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从消极方面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将进一步暴露。流动性收紧将会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可能给尚未恢复元气的实体经济部门带来新的融资约束,企业信贷和债券违约概率将会增大,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带来一定挑战。
刘连舸指出,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变化,提前制定预判方案。一是关注全球流动性总量和结构变化,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绿色资产、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二是关注全球流动性变化对贫富分化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加大对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和贫困个体的扶持力度,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共同富裕。三是各国央行应加强货币政策沟通与协调,降低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和意外冲击,为全球经济金融营造更加良性、稳健的发展环境。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共同发起成立,旨在推动经济金融领域的国际间对话,促进金融行业合作发展。截至目前,论坛成员单位已覆盖资产规模排名全球前100位的国际顶尖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具有较大影响力。
相关链接:
版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主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