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张正海:发挥金融优势 助力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分类:要论观点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发布时间:2020-09-25 09: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坚决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

张正海:发挥金融优势 助力贵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概要描述】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坚决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

  • 分类:要论观点
  • 来源:《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发布时间:2020-09-25 09:52
  • 访问量:
详情

贵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正海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坚决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贫困人口减少到30.8万,累计减贫892万、每年减贫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57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三、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贵州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在贵州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中,贵阳银行充分发挥金融优势,把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主动作为、大胆创新、苦干实干,着力构建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奋力做好扶贫产业子基金、脱贫攻坚基金和农村公路“组组通”、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异地扶贫搬迁等工作,责无旁贷争当脱贫攻坚先锋队、排头兵,以实际行动参与和见证了贵州消除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历史进程。

 

  一、突出产业扶贫重点,注重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有效性、及时性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攻坚阶段,要啃下深度贫困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关键靠产业。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在“输血”的基础上,激发“造血”功能,是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为此,贵州省实施“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并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进金融资本和完善农业保险等,不断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增强产业脱贫带动力。

 

  贵阳银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突出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有效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产业革命,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收,让贫困地区在“造血式”扶贫下迎来了脱贫致富的“春天”。一是倾斜信贷政策。坚持依法合规的信贷管理理念,坚持有扶有控的信贷发展思路,每年研究制定授信业务指导意见,将短中期相结合、产业链条长、带动农户增收快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作为信贷投向重点,大力支持脱贫攻坚。二是找准主导产业。按照“一县一业”的要求,全行各分支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对接,帮助地方政府梳理产业项目,找准主攻方向,把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作为业务发展、市场拓展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茶叶、食用菌、生态家禽、水果、蔬菜、中药材、生态渔业、辣椒等十二大产业,大力支持产业化程度高、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理念先进、辐射带动和抗风险能力强的知名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助推“一县一业”发展。三是简化审批流程。下放部分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保证担保要求,对全产业链项目按环节分批放款,提升项目审批通过率和实施效率。四是建立区域营销中心。以“专门的组织管理架构、专门的授信审批流程、专门的产品服务、专门的人员配备、专门的激励考核机制”为基本内容,将精通业务、党性强的党员抽调到9个区域经理团队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对一指导分支行规范完善扶贫产业基金相关文件及手续,打通扶贫项目办理路径,全力确保产业扶贫子基金项目尽快落地。

 

  截至2020年3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954.28亿元。其中,共投放扶贫产业子基金项目164个、金额106.64亿元,投放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项目22个、金额21.64亿元,有力地带动了地方扶贫产业的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增收。

 

  二、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网、路线图、发展轴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补齐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是破解制约贫困地区的瓶颈。2017年8月,贵州省在实现县县通高速、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从2017年到2019年计划投入资金388亿元,全省3.9万个30户以上具备条件的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实施8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7.87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群众,全面提高了农村公路通畅率,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

 

  贵阳银行主动联结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聚焦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脱贫攻坚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和推广金融支持“组组通”公路模式,并在全省全面推广复制,将信贷资金统筹考虑,优先用于“组组通”及贫困地区公路建设项目,建立总、分、支行监督、反馈和考核机制,确保资金投放总量和落地效率与“组组通”公路大决战总体进度匹配一致。目前,共发放农村“组组通”公路及普通公路项目贷款近144亿元,支持项目4.1万个,分布贵州省9个市州、88个区(市、县),建设规模8.07万公里(含普通公路)。

 

  三、着力农村普惠金融,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可得性、便利性

 

  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是助力贫困村脱贫的重要基础条件。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多年来,贵州省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金融与经济呈现互动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全省金融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为切实让金融服务真正惠及三农、惠及贫困户,贵阳银行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践行普惠理念,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继机构网点实现88个县域全覆盖后,在全省农村地区创新建设“农村电商+农村金融”模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站,搭建起集“支付结算、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使农户在享受“不出村、无风险、高效率”银行便民服务的同时,也享受到了“黔货出山”和“农资下乡”电商双向通道服务。目前,已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5000余个,涉及80余县(市、区),覆盖66个贫困县,累计办理助农存(取)款、转账、代缴费等业务150余万笔,服务农户300万人次,基本达到“综合金融服务不出乡,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的服务需求。

 

  同时,为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站服务功能,按照“清单制、目标制、责任制”的原则,将服务点向中心乡镇、有产业支撑、有服务需求的地区布局,稳步有序推进服务点优化调整。持续探索“政务服务+农村金融服务”的模式,通过社保、农民工工资代发等丰富服务场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服务点”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真正惠及三农,助力脱贫攻坚。

 

  四、做实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作用、模范作用、带头作用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贵州省坚持五级书记抓脱贫,选派近5万名干部到基层,集中力量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贵阳银行党委积极响应号召,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最能打硬仗的精锐力量派到脱贫攻坚一线,全力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2015年以来,通过选派党员干部到贫困乡村开展驻村帮扶,以直接出资或引进项目资金等方式,强堡垒、推产业,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总行党委结对帮扶息烽县温泉镇兴隆村、石硐镇中坝村和养龙司镇江土村3个贫困村,先后选派4名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350余万元,帮助3个村开展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种养殖产业,帮助40余户贫困户修缮房屋、硬化入户路,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贵州富之源公司投入1500万元,建成家庭养殖农场,实现7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在行党委的号召下,各分支行党委同步积极开展帮村扶贫工作,共选派10余名优秀党员干部分别在遵义、黔南州、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市等地区下辖的贫困村实地开展帮村扶贫工作,5年来,累计向结对帮扶的13个贫困村直接投入帮扶资金600余万元发展产业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富美乡村。

 

  在贵州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战役中,活跃着贵阳银行各级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有的跋山涉水、奔赴一线,不辞辛劳地为脱贫攻坚送去金融“活水”;有的挨家挨户、真查实访,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决最急难愁盼的问题;有的开拓创新、深入调研,殚精竭虑为“三农”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现了贵阳银行的责任担当,作出了贵阳银行贡献,成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重要金融力量。

相关链接:

版权

发布时间:2021-09-26 17:41: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2号万通金融中心A座7层    邮编:100037
联系电话:010-68600891  010-68600894      电子邮箱:bgs@zgjrzyh.cn
      主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

主管: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

京ICP备11047069号-1  丨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461号